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内分泌科行介入成功治疗一例复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

时间:2014-05-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内分泌科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在王富军主任的带领下,为一例复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成功实施介入手术。

  患者王某为69岁女性,来自山东德州,长期罹患糖尿病且控制不佳,于1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重度乏力,间歇性跛行,并逐渐出现静息痛,足部疼痛明显,严重时甚至彻夜难眠,苦不堪言。患者曾就诊于当地医院,但由于病情复杂,血管闭塞程度严重,介入手术最终宣告失败。患者在肉体和精神上备受折磨。通过患者之间的口口相传,她最终把希望放在了我院内分泌科。接诊该名患者后,王富军主任迅速组织病例讨论,最短时间内确定了拟行方案,本着“急患者所急”的精神,内分泌科和放射科导管室的手术参与人员均表示主动放弃休假,利用周末时间加班手术。手术过程并不顺利,一次次尝试,不断调整手法,逐渐下行开通左股浅动脉全段及?动脉,进而应用微导丝与导管配合成功开通膝下动脉,直达足部,历时近4小时,患者左下肢动脉全程开通,足部血供重新恢复,术后患者即感左下肢转暖,疼痛缓解。

  该例患者的成功治疗,反映了我院内分泌科在外省市患者中的知名度,表明介入治疗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再次上升了一个新高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院内分泌科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所开展的介入治疗已经持续了7年,共完成手术300多例,在省内独树一帜,并发表相关文章多篇,成功举办了3届“糖尿病足诊治新进展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专题研讨会”。 

医院动态

更多 >

帮助护理人员精于科学化管理

护理管理系列培训第二期开讲 帮助护理人员精于科学化管理 本刊讯 (通讯员 韩明辉  宿桂霞 )为迎接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不断提升护理质量,7月4日下午,护理部安排第二次护理管理系列培训,威高管理学院赵莺燕老师进行《压力与时间管理》专题讲座,东院区同步视频。 赵老师首先从压力管理展开,讲述压力管理的意义,使大家正视压力,通过自身调节,把带有消极影响的压力转化为个体积极的驱动力,做好压力管理的主人。赵老师按照压力的来源及分类对压力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将压力与人的性格结合,深入剖析。她还指导管理者去帮助员工控制压力,提高工作绩效,从而达到“人事双赢”的效果。在时间管理课程中,赵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家用“四象限原理”规划时间、用“帕累托法则(即:80/20法则)”分配时间、用“SMART”法确定目标、用“ABCDE排序法”安排计划,用“PDCA工作循环”实施计划等。 讲座对提高我院护理管理人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科学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准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医院获得性肺炎怎么进行经验性治疗
马晓斌
回答: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性治疗需根据病原体耐药风险和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抗菌药物,主要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策略,常见方案包括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糖肽类等组合。 1、初始评估 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包括90天内抗菌药物使用史、住院超过5天、存在结构性肺病或免疫抑制状态等。同时需明确是否存在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这将决定是否需要紧急静脉给药并扩大抗菌谱覆盖范围。 2、耐药风险分级 对低耐药风险患者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等单药治疗。高耐药风险患者需联合使用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或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阿米卡星等组合,覆盖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3、抗假单胞菌治疗 对于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的患者,需选择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等,必要时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增强疗效。 4、抗MRSA覆盖 当存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风险时,应加用糖肽类万古霉素、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或脂肽类达托霉素药物。需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维持谷浓度在15-20mg/L。 5、降阶梯调整 获得病原学结果后应及时调整为针对性窄谱治疗。若48-72小时无临床改善需重新评估,考虑调整抗菌方案或排查非感染因素。治疗疗程通常7-8天,合并肺脓肿或脓胸等并发症需延长至14-21天。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感染指标变化。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应每日评估脱机指征,加强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方面建议给予高蛋白饮食,必要时添加免疫营养素。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直至炎症完全控制。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