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我院举办疾病诊断填写与国际疾病分类讲座

时间:2014-07-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后的医院等级评审将以病案内容作为评判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依据。病案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等级医院评审的成功与否。”在2012年第21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中,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如此概括病案管理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重要地位。

  本刊讯(通讯员 温转)为提高病历内涵质量,7月9日,医务处和病案室举办“疾病诊断填写与国际疾病分类讲座”。邀请中国医院协会王文达教授、我院贺宇彤教授分别进行讲座。省医院、医大一、二、三院、市人民医院、辛集、巨鹿、深泽等兄弟医院和协作县医院相关工作人员230余人参会。东院同步视频。

  病历诊断选择错误以及诊断用语不规范等现象,很可能造成调取大样本量科研病历数据信息时的误差,而且医保患者实行按疾病诊断付费后,将有可能影响绩效。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疾病分类学组主任委员王文达教授,就临床诊断与国际疾病分类的区别、诊断填写与编码关系、诊断填写与主要诊断选择、《疾病分类与代码》应用方法、DRGs 用于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以及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CCHI)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院肿瘤研究所肿瘤登记办公室主任贺宇彤主任也在会上就肿瘤登记与编码作了专题讲座。

  本次培训加强了临床医师对相关疾病分类的理解,对临床医师进一步完善对疾病诊断名称的书写有着积极的意义。

医院动态

更多 >

帮助护理人员精于科学化管理

护理管理系列培训第二期开讲 帮助护理人员精于科学化管理 本刊讯 (通讯员 韩明辉  宿桂霞 )为迎接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不断提升护理质量,7月4日下午,护理部安排第二次护理管理系列培训,威高管理学院赵莺燕老师进行《压力与时间管理》专题讲座,东院区同步视频。 赵老师首先从压力管理展开,讲述压力管理的意义,使大家正视压力,通过自身调节,把带有消极影响的压力转化为个体积极的驱动力,做好压力管理的主人。赵老师按照压力的来源及分类对压力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将压力与人的性格结合,深入剖析。她还指导管理者去帮助员工控制压力,提高工作绩效,从而达到“人事双赢”的效果。在时间管理课程中,赵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家用“四象限原理”规划时间、用“帕累托法则(即:80/20法则)”分配时间、用“SMART”法确定目标、用“ABCDE排序法”安排计划,用“PDCA工作循环”实施计划等。 讲座对提高我院护理管理人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科学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准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全身红色丘疹如何治疗
聂小娟
回答: 全身红色丘疹可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全身红色丘疹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接触性皮炎、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灼热感、局部肿胀等症状。 1、外用药物 全身红色丘疹伴有瘙痒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若存在细菌感染,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过敏性皮炎引起的丘疹,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反应。使用外用药物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抓挠导致皮损加重。药物使用期间如出现皮肤刺痛或灼烧感应立即停用。 2、口服药物 过敏因素导致的全身红色丘疹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感染性皮肤病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阿奇霉素分散片或盐酸特比萘芬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控制病情。口服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3、物理治疗 顽固性红色丘疹可考虑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每周治疗2-3次。光敏性皮炎患者需谨慎选择光疗方案。冷喷治疗有助于缓解急性期皮肤灼热感,每次治疗15-20分钟。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前后做好皮肤保湿护理。治疗期间避免日光直射,外出需做好防晒措施。 4、中医调理 风热型丘疹可使用消风散加减方,湿热型适用龙胆泻肝汤。中药外洗可选用苦参、黄柏、地肤子煎水湿敷。针灸治疗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疏风清热。中医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抓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 5、日常护理 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水温控制在37℃以下清洁皮肤。避免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蔬菜。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罩。出现丘疹扩散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 全身红色丘疹患者需避免过度搔抓,修剪指甲防止皮肤继发感染。洗澡时选用无皂基沐浴露,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记录可疑致敏物接触史,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因。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若丘疹持续不消退或伴随全身症状,应尽快至皮肤科就诊完善过敏原检测、皮肤镜等检查。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