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放射科介入室成功完成院内首例门静脉栓塞术

时间:2013-09-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9月29日,我院放射科介入室成功完成院内首例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此项技术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

  随着肝胆外科手术技巧的提高,行肝部分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越来越安全。而扩大肝切除的患者(≥5段)仍然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在ICU的时间延长,恢复延后。特别是对于巨块型肝癌、肝门区胆管细胞癌,根治术后往往剩余的肝偏小,发生肝功能衰竭可能性大。对此,提出了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作为此类患者的术前准备,使剩余肝体积增大,帮助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

  此例患者系慢性肝炎、肝硬化,行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右肝巨块状占位病变,临床诊断肿瘤病变,收治入普外二科,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肿瘤局限,无左肝及远处转移, CT测得全肝体积(total estimated liver volume,TELV)为1683.13,余肝体积(future liveremnant,FLR)为378.58,FLR/TELV=22.49%,小于25%,如行右半肝切除术,残余左肝不足以满足人体正常需要。决定先期介入下行门静脉栓塞术,栓塞右半肝门静脉血供,待左肝代偿性长大以后行二期手术切除右半肝。

  手术在放射科介入手术室进行,谢坪副主任主持、李刚主治医师协助,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局麻下经皮经左肝穿刺肝内门静脉,成功后引入导管入门静脉主干造影,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左右门静脉分支,再选择性插管至右肝门静脉,用200u-700uPVA微粒逐级栓塞右肝门静脉,后用金属弹簧圈栓塞右肝门静脉主干,复查造影显示右肝门静脉栓塞完全,左肝门静脉显示通畅。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术后2周、3周、4周拟行腹部增强CT观察左肝体积变化,择期行二期手术切除右肝。

  经皮门静脉栓塞术是一项能提高余肝体积和功能的微创技术。它能增加合并有慢性肝病的肝癌切除的安全性;能扩大多个肝转移癌的可切除病例数;能弥补肝实质不足的缺陷。为我院部分丧失外科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提供了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首次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诊断库欣综合征

7月3日,我院老年内分泌科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BIPSS)诊断库欣综合征,填补了我院内分泌介入诊断的空白。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双侧岩下窦同时采血技术(BIPSS)是诊断ACTH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的“金标准”,目前国内仅有数家大型教学医院内分泌科能开展该技术。为填补我院这一空白,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老年内分泌科医务人员积极推进这一新技术的开展, 7月3日,在老年重症科、放射科介入组和核医学科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首例双侧岩下窦采血操作及相关激素的测定,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有力的依据。 目前,老年内分泌科已完成了内分泌介入诊断的新技术开展及课题立项,下一步将开展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工作。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