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周老汉“囫囵吞鸡骨”险丧命

时间:2013-02-04 18:23 作者:复禾健康

  

  本报讯 (通讯员李春梅)一根长达4厘米的V型鸡骨头,差点要了57岁周老汉丧命。129日,周老汉在吃鸡汤烫饭的时候,囫囵吞下了鸡骨头后既浑然不知,导致他七天不能进食,还以为得了食道癌,经过胃镜检查,原来是鸡骨头横卡在食道上,离人体最大血管主动脉弓不到1毫米,差点丧命。所幸,新桥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于劲运用熟练的胃镜技术,巧妙地将这根鱼刺取出,才得以转危为安。

据周老汉介绍,他重庆铜梁人,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吞下这块鸡骨头的,大概是129日晚上家里吃鸡汤烫饭,饭里面有菜有鸡肉有汤,骨头跟着菜饭一起吞下去的,吞下后一点感觉也没,不痛不痒,只是过了两天觉得自己吃饭菜吞不下去了,堵在喉咙处,以为得了食道癌,赶紧让家人送到铜梁县人民医院检查,经过胃镜检查,医生发现食道里有一个异物卡在距离门齿25厘米处,因为刚好在人体大血管主动脉弓处,危险性极高,骨头随时都可能穿过食道刺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医生劝家人送到新桥医院进行医治。

在新桥医院胸外科,经过CT检查显示,鸡骨头处于患者食道中段,呈V型,骨头两头都深深刺穿了食道壁,横架在食道中央,距离人体大血管主动非常非常近,如果鱼刺再刺得稍微深一点点,很可能刺破主动脉,引起大出血而死亡。

胸外科副主任吴秋平教授立即召集消化科、普通外科、放射科等科室的专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周老汉会诊。专家们表示,如果采用开胸的方法取鸡骨头,很可能一个很小的动作都会导致鸡骨头刺破大动脉引起大出血,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在超声胃镜的引导下,将鱼刺取出。

在手术现场,记者通过胃镜看见周老汉的食道里的鸡骨头像一个弯的杠杆横卡在中央,旁边是咚咚跳得很有规律的心脏动脉,如果周老汉稍微一个剧烈的动作就可能导致骨头刺入人体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替周老汉捏了一把汗。

在超声胃镜引导下,消化内科于劲医生发现鸡骨头的两端非常尖锐,都深深刺进了食道壁,有一端距离主动脉弓不到1毫米,为手术增加了难度,其手术操作的空间也不到1毫米,轻了拔不出来,重了可能伤及主动脉引起大出血而死亡。经过仔细观察,经验丰富的于医生发现骨头的右端刺得稍微浅一点,先拔出右端,然后顺着将另一端拉出来。

“出来了,出来了!”在场的医护人员欢呼了,悬着的心也落地了,等待在胃镜室门外的家人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拥抱了在一起。

“通过胃镜取位于食道中段的鸡骨头难度相当大,虽然取出鱼刺的时间不到3分钟,但对于我来说好像过了几个小时,这段时间的分分秒秒都非常惊险。”术后,于劲医生在谈到取鸡骨头的过程也心有余悸。

于医生提醒市民,在吃鸡、鸭、鱼的时候,最好不要狼吞虎咽。很多人都喜欢汤泡饭,骨头很容易混在饭菜里一起吞到食道里,还有就是有些人在吃东西的时候不谨慎,连着骨头、鱼刺囫囵就吞下去了,以为一些细小的鱼刺进入消化系统之后可能会被胃酸等消化掉,但是一些较大较长的鱼刺、鸡鸭的骨头就很难被消化,往往会卡在食道的狭窄部位。所以如果一旦发现吞下了异物,千万不要强行用饭菜吞咽、喝水来将骨头吞下去,这样的行为危险性更高,因为骨头在咽喉部位危险性要低一些,通过鼻咽喉镜就可以取出,一旦将骨头推向食道、主动脉等更深的部位,增加了危险性,也增加了治疗难度,如果刺破主动脉,可能危及生命。还有一些市民,在吞下异物后,强忍住疼痛不就医,导致异物所在位置发炎,进而引起其他部位发炎,也会危及生命,所以越早就医成功率就越高。

医生提醒市民,在节日期间聚会吃饭时,不要胡吃海喝,囫囵吞咽,尤其是吃鸡、鸭、鱼等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世界肾脏病日:防治急性肾损伤从生活点滴做起

   3月14日是第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急性肾损伤”。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举办的义诊活动中,该科赵景宏主任告诉记者,急性肾损伤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谨慎用药、避免滥用中药、定期检查、不盲目治疗、避开影响肾脏疾病的环境因素,就可能很大程度上预防急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居高不下据赵景宏主任介绍,肾脏是全身的代谢与排泄器官,一旦受损就可能影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包括心脏出现心力衰竭,肺部出现肺水肿,全身电解质紊乱,体内的酸碱失衡等。该病属于急、危、重症肾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高不下,该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提高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据统计,我国每年近400万罹难该病,且数量还呈上升趋势。急性肾损伤容易合并全身多个器官衰竭,使全身的各个系统都出现问题,所以其死亡率也很高。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果能及早发现病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一般病情是可以好转的。35岁男子自行买结核药服用致急性肾损伤家住重庆酉阳浪平的竺华,一个月前因为咳嗽吃了药没有好转,以为是以前的结核病犯了,就自行到药店买了抗结核的药吃,吃了三天就出现无尿症状,到新桥医院肾内科一检查,他是因为服用了抗结核的药利福平引起的急性肾脏损伤,最后只有靠透析维持生命。赵景宏主任介绍,临床经常见到因乱服用药物引发急性肾衰的病例,每年科室约收治20例,其中有长期服用止痛药的,有吃胃药的。他提醒市民,不要自行诊断病情就下药,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服药前咨询药剂师或请教医生。 早发现是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关键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尿量减少、水肿、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急性肾损伤的早期大多出现尿量减少,颜面、双下肢浮肿,这是因为患者体液过多导致全身出现浮肿。”赵主任说。急性肾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可被原发疾病所掩盖,即使尿量开始减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诊断对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是很重要的。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如何及早的发现自己的病情呢?赵景宏主任表示,及早发现病情,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尿量有没有减少?若尿量减少就得查查自己出现尿量减少之前有什么不适的情况或者吃过什么药?比如说像恶心呕吐,进食进水减少,接下来出现浮肿等症状,这时就得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去做检查,及早治疗。所以要定期检查尿常规,若尿常规出现异常,就建议做肾功能与泌尿系统的B超检查。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