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又攀新高

时间:2013-07-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冠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所选择。如何更好地进行PCI,更清晰地准确地看清病变情况.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是心血管介入医生努力追求的方向。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将光学技术与超灵敏探测器合为一体,应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的新兴的断层成像诊断技术。在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识别易损斑块、诊断临界病变、研究再狭窄机制、指导介入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成为近年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但在云南省一直还处于空白领域。

  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张宏主任的带领下,始终站在心血管诊治领域的最前沿,不畏艰辛、勇于开拓进取。引进了第二代OCT频域OCT(FD-OCT,目前才刚开始在国内使用),在没有先例、无人指导的情况下,独立操作OCT完成全世界最尖端、最前沿的手术,在OCT指导下,对冠脉内血栓、支架贴壁情况、不稳定斑块冠、脉狭窄程度等都进行了准确识别,使PCI技术从初放到精细、准确,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使我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又攀新高,填补了省内空白,引领了冠脉介入治疗及研究的新浪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样判断有没有神经衰弱
邵自强
回答: 判断有无神经衰弱需结合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及医学检查综合评估。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长期精神易兴奋与易疲劳,常伴随睡眠障碍、情绪波动、头痛等症状。 1、症状观察 神经衰弱的核心症状包括持续3个月以上的精神疲乏感,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典型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同时可能伴有烦躁易怒、对光线或声音敏感等情绪反应。睡眠障碍是常见伴随症状,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早醒,部分患者会出现紧张性头痛、肌肉酸痛等躯体不适。 2、病程评估 症状需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才能考虑神经衰弱诊断。短期的工作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的类似表现不属于神经衰弱。需排除症状是否由近期重大生活事件诱发,且症状严重程度已明显影响日常工作学习效率或社交功能。 3、医学检查 需通过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排除贫血、甲亢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进行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鉴别脑部病变。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心理测评工具可辅助评估情绪状态,但不可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4、鉴别诊断 需与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区分。抑郁症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焦虑症以过度担忧为特征,而神经衰弱以疲劳感与兴奋性交替出现为特点。躯体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症也会表现类似症状,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和体检排除。 5、专业诊断 最终诊断需由精神科或神经内科医生完成。医生会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结果和心理评估,排除其他疾病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确诊。不建议自行对照症状判断,更不可未经专业评估擅自使用镇静类药物。 怀疑神经衰弱时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症状,练习正念减压或冥想可缓解情绪紧张。若自我调节2-4周无改善,或出现持续头痛、心悸等躯体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日常注意记录症状变化情况,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