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多科协作成功切除一例罕见巨大纵膈肿物

时间:2014-05-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4月2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在胸外科、手外科、血管外科及麻醉科等科室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一例罕见巨大纵膈肿物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患者在三十年前已发现右胸壁及右锁骨上肿物,并切除右胸壁肿物,残留右锁骨上肿物(当时未知是否有纵膈肿物)。此后肿物缓慢增大,但因经济原因一直拖延未予治疗,乃至逐渐压迫臂丛神经,影响右手功能。后来到北京各大医院就医,均被告知因肿瘤巨大且牵涉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麻醉风险大,无法治疗。患者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收入胸外科。

  胸外科王彦斌主任在了解病情和详细检查之后,认为患者颈胸部巨大肿物,由上纵隔延伸至锁骨上窝,涉及纵膈内大血管、食管、气管等重要结构,并且包绕臂丛神经及血管。鉴于手术极为复杂,风险巨大,王主任请来手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ICU等全院多科专家进行会诊。王主任详细介绍了病情,对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并发症进行了仔细讨论和分析,针对其手术风险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家属也表示完全理解手术风险,坚持要求挽救患者的生命。

  麻醉科特别组织全科大讨论,明确术中风险,完善麻醉方案。

  麻醉科张晓光主任先用纤支镜观察气管受压情况,判断建立人工气道的风险。纤支镜发现患者气管从胸廓入口至隆突上大部分受压严重,无法置入双腔气管导管,经过仔细比对,选择6#抗压螺纹管在患者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经由纤支镜引导小心穿过狭窄段直达隆突上,成功建立了人工气道。

  在经过麻醉科张晓光主任和李秋军大夫两个多小时紧张的准备和麻醉之后,手术于上午10:30开始。胸外科王彦斌和张强主任一打开胸腔,巨大的肿瘤就跃入眼帘,肿瘤包膜完整光滑——良性可能性大,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由于肿瘤过大,对肺脏压迫严重,切除范围和组织损伤会随之增大,对手术视野遮挡非常严重,无法完成直视下组织分离。

  王彦斌和张强主任凭借高超的技术,肿瘤一步步显露,脱离胸腔,直到分离至锁骨下。由于肿瘤包绕臂丛神经及周围动静脉,手外科王树峰主任应邀上台。王主任用娴熟的解剖技法将肿瘤包绕成一团的畸形结构与其间穿行的血管神经抽丝剥茧般的逐步分离开来,把锁骨下及锁骨上窝部位的肿瘤清除干净,精彩的手术操作迎来大家阵阵喝彩。肿瘤已将锁骨下动静脉压迫和侵蚀破坏的非常严重,血管外科贾伟大夫仔细观察术中血管情况,并反复与影像学结果和患者术前体征核实,最终认为不需要再施加干预增加不必要的创伤。

  经过12个小时的艰苦奋战,肿瘤终于被成功切除,一周后康复出院。

  胸外科、手外科、血管外科和麻醉科、ICU等多学科协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患者及家属称颂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大夫是“华佗再世”。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