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护士的故事】天使的守护

时间:2014-08-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座右铭】幸福就像是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天气异常的闷热。在特三病房,一次毫无预兆的抢救突然来临……

  一如既往忙碌的小夜班,连口水还没顾得喝上,就听见一声:“护士,手术回来了。”马腾飞赶紧放下手中的杯子,赶到病房迎接病人。这是一位做“颈前路内固定术”的患者,返回病房后他的各个管路都是通畅的。马腾飞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及吸氧,患者血压高达211/103mmhg,呼吸偏快,氧饱和度偏低……揭开敷料,看到患者皮下无血肿,皮肤张力不大,莫非是……她不禁冒了一身冷汗,大声呼叫值班医生及护士参与抢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CPR……一个小时后,患者病情得到初步控制,马腾飞舒了一口气,虽然身躯疲惫,饥肠辘辘,额头上满是汗珠,但心情却无比愉悦。

  马腾飞永远忘不了当她走出病房的那一刻,患者的爱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抱住她的双腿哭着说:“护士,护士,谢谢你们救了我的爱人!”

  虽然马腾飞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位,但她深爱着她的职业。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遭遇到病魔的侵扰,面对这些不幸者,护士就应该勇敢的站出来用无尽的爱心呵护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个爱的港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植物人如何预防肌肉萎缩
邵自强
回答: 植物人可通过被动运动训练、体位管理、营养支持、电刺激治疗、定期翻身等方式预防肌肉萎缩。植物人因长期卧床缺乏自主活动,肌肉萎缩风险显著增加,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维持肌肉功能。 1、被动运动训练 由护理人员每日对植物人四肢关节进行被动屈伸、旋转等活动,每次持续15-3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5次。重点活动肩、肘、髋、膝等大关节,动作需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牵拉。被动运动能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延缓肌肉萎缩进程。训练时可配合使用医用关节活动器辅助。 2、体位管理 使用体位垫、枕头等辅助器具,每2小时调整一次卧位姿势,交替采用仰卧、侧卧、半卧位等不同体位。保持肢体功能位摆放,如足部用支具维持90度角防止足下垂。体位变换可减少局部组织受压,预防压疮同时刺激不同肌群。床头抬高不超过30度以避免剪切力损伤。 3、营养支持 通过鼻饲或胃造瘘提供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1.2-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粉、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等易吸收蛋白来源,搭配维生素D和钙剂补充。必要时静脉输注氨基酸注射液。营养支持为肌肉组织修复提供物质基础,改善蛋白质合成代谢。 4、电刺激治疗 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选择10-50Hz频率对四肢大肌群进行刺激,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电极片贴附于肌肉运动点,电流强度以引起可见肌肉收缩为宜。电刺激可模拟神经冲动,诱导肌肉节律性收缩,维持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力。治疗时需观察皮肤反应,避免电灼伤。 5、定期翻身 建立翻身记录卡,严格按2小时间隔为植物人翻身拍背,左右侧卧与平卧位交替。翻身时注意轴线翻身原则,保持头颈躯干成直线。每次翻身后检查骨突处皮肤情况,按摩受压部位3-5分钟。定期翻身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及深静脉血栓,间接减少肌肉分解代谢。 植物人护理需注意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并涂抹润肤露。鼻饲饮食应少量多次,避免反流误吸。定期监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建议使用气垫床、踝泵运动辅助器等专业设备。护理过程中需观察肢体温度、颜色及肿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康复医师调整方案。长期卧床者每半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预防骨质疏松。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