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自然分娩的侧切问题

时间:2014-03-1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一则《所有医院都在残害产妇》的网贴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文中提到,现在的医院为了利益最大化,产妇分娩多数进行剖宫产,对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99%都予以实施侧切手术(指在会阴部做一斜形切口,生产后再予以缝合),而没被侧切的都是医生的“关系户”,实乃业内潜规则。对此,跟帖里有的深感恐惧,有的怒指医院,也有立足于自己的认识发表见解或进行反驳。真像究竟是什么?为此,笔者走进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了详细了解。

  在产科五楼LDR房间,笔者见到了刚做妈妈的小徐,就在2小时前,她自然分娩了一个6斤6两的宝宝,且没有做侧切手术。小徐正在给宝宝喂奶,看着怀里喃喃有声的宝宝,小徐略显疲惫的脸上难掩幸福之情。她说,“之前,我从影视剧、同事朋友、妈妈那里了解到,生孩子是一个无比痛苦的过程,正所谓儿奔生、娘奔死,所以我非常惧怕,也做好了剖宫产的准备。谁想在整个孕期,保健院的医生都鼓励我自然分娩。为了怕营养过剩胎儿长得过大,营养科的医生还定期给我做饮食指导,说最好把宝宝的体重控制在6到7斤之间。”小徐歇了歇,换了个喂奶姿势后继续介绍,“其实肚子刚开始还是蛮疼的,宫口开两公分后我就被送进了待产室,麻醉师给我打了个镇痛,说也真奇怪,打过针后肚子只疼了一会会儿,接下来就不怎么疼了,中间我还睡了一觉。醒来后,助产士再检查时,宫口已经开到五六公分,半小时后就开全了。转到产房后,仅用了半个小时宝宝就平安出生了,没做侧切。”

  “是啊,我也是顺产的,也没做侧切,所以我现在活动很自如。”在该院产二科,前一天刚生完宝宝的小王也主动跟笔者搭话。

  在产房前,我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妇产科科护士长周?。她告诉笔者,自然分娩是一种真正的有利于母婴的分娩方式,近年来,随着知识的普及,得到了越来越多准妈妈的认可,人们已不再过分依赖剖宫产。但传统的自然分娩里有很多不必要的人工干预,会阴侧切就是其中一种。

  那么会阴侧切是必须的吗?周?说,为了避免产道的撕裂伤,助产士在极力保护会阴的前提下,有的会采取“会阴侧切”的方法,使会阴形成整齐的伤口,便于缝合,便于愈合,将分娩带给母亲的伤害降到最低。但不是每个孕妇分娩时都需要侧切,如果母亲会阴条件好、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延展性,分娩过程在助产士的指导下缓慢完成,这种情况不需要侧切。

  为了进一步降低侧切率,市妇幼保健院还专门从美国引入了自由体位分娩技术,这比中国传统自然分娩有很多的优势。周?介绍,传统的自然分娩产妇是平卧截石位,活动受限且不好用力;助产士站着接生,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在第二产程中助产士会将会阴侧切,造成会阴部肌肉和软组织的损伤,明显增加阴道裂伤,增加产后出血,延迟产后康复,且增加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也容易导致性生活不和谐。而自由体位分娩,则在分娩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自由体位,即从第一产程开始就鼓励孕妇采用半卧位,促进胎头下降,使孕妇舒适,也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在第二产程特别是分娩时废弃平卧位,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分娩,旨在将骨盆出口充分打开,以最大经线使胎儿顺利通过,减少会阴撕裂伤的发生,助产士也尽量保护会阴不做侧切,这样,减少了会阴组织的损伤,避免了三度裂伤与阴道血肿的发生,促进产后盆底康复,即使分娩过程中发生一些小的撕裂也很容易缝合,相比侧切的伤口来说损伤小得多,产妇也会感觉舒适得多。同时,助产士可以坐着接生,更加耐心地指导产妇分娩的同时,也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据了解,自由体位分娩技术的引入使得该院的剖宫产率大大降低,自然分娩率较前提高了4.6%,会阴侧切率也由原来的90%降至23.8%,且无一例3度撕裂伤发生。

  当然,分娩不做侧切,对助产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分娩前必须有丰富的经验预测胎儿大小、全面细致地观察产程进展、更加娴熟的会阴保护技术。

  最后要说的是,自然分娩对产妇和宝宝都好,相信通过产妇和助产士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新妈妈都会不用做侧切!

医院动态

更多 >

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锁定两项指标

采用心脏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筛查,其敏感度达93.06%、特异度达97.98% 一项历时3年、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教授领衔、全国20家医院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发现,在出生后24小时至72小时的新生儿早期,采用心脏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2项指标,筛查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达93.06%、特异度达97.98%。 这项研究共开展了12.95万名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创下了全球范围内样本量的新纪录,为进一步推广开展新生儿先心病筛查提供了重要的循证数据。相关研究论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上在线刊登。 先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重症先心病是我国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上海市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占首位。遗传以及怀孕早期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是造成先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心脏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2项指标的筛查无创、快速、简便。”黄国英表示,推广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有利于降低先心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于普及先心病的基础知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断技能、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破了怎么处理
冷启刚
回答: 羊水破了应立即采取平卧位并垫高臀部,同时尽快就医。羊水破裂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体位稳定、避免剧烈活动、记录破水时间、观察羊水性状、准备就医物品等。 1、保持体位稳定 孕妇需立即平躺并将臀部垫高,用枕头或衣物抬高下半身约30厘米。该体位可减少羊水持续流出,降低脐带脱垂风险。避免站立或行走,防止重力作用导致羊水流失加速或引发感染。 2、避免剧烈活动 破水后任何体力活动均可能加重羊水流失,需保持绝对卧床。禁止洗澡、如厕等行为,防止细菌逆行感染。若出现宫缩,应避免用力屏气,通过缓慢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3、记录破水时间 准确记录羊水初破时间及液体颜色、气味等信息。淡黄色清亮羊水属正常,若呈绿色、棕色或带血需特别说明。这些信息将帮助医生判断胎儿安危及感染风险,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4、观察羊水性状 注意羊水是否含有胎粪颗粒或异常絮状物。正常羊水应透明无味,若出现浑浊、腐臭味可能提示宫内感染。同时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摄氏度需警惕绒毛膜羊膜炎。 5、准备就医物品 提前整理产检资料、待产包及身份证件。准备成人护理垫吸收羊水,避免使用卫生棉条。联系医院急诊通道,优先选择救护车转运,途中持续保持臀高卧位。 破水后24小时内需完成分娩以降低感染风险,住院期间需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日常避免盆浴及性生活,注意会阴清洁。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鸡蛋羹、小米粥等,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维持体液平衡。定期产检时主动告知医生既往破水史,妊娠晚期避免提重物或长途出行。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