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医院

消化道出血抢救忙 急诊内镜显真章

时间:2013-12-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中午11:30,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南院消化内科办公室的大夫们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悦耳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是南院急诊科,我们这里有一名60岁的男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呕血伴黑便,急查血色素55g/l,患者心慌、头晕。”又是急诊电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适合转运病人,就可急诊入院。”接电话的是消化内科鲁力锋副主任医师,自从建立消化道出血急诊绿色通道以来,这样的电话已经不计其数。

  很快病人就被送到了病区,已经准备好的护士迅速的把病人转移到病床上,接到通知的乔进朋主任也来到病人床前。

  “血压85/60mmHg,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99%,呼吸20次/分”接诊护士准确报出患者生命体征。

  “开放第二条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备血、静脉质子泵抑制剂持续泵入,患者大汗、血压偏低,存在失血性休克,尽快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经验丰富的乔进朋主任带领大家积极抢救。

  询问病史后得知,这位患者10年前因胃溃疡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未定期复查胃镜,近3年来因冠心病坚持口服阿司匹林。经过详细的查体,乔进朋主任考虑患者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可能,并指示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快行急诊内镜检查。

  12:00,患者生命体征暂时稳定,管床医师护送病人来到内镜室。在乔进朋主任指导下,胃镜由经验丰富的鲁力锋副主任医师来完成,胃镜进入胃腔,大量血块及血液弥漫视野,经过反复冰盐水冲洗,终于发现吻合口上方一处溃疡出血,鲜红的血液搏动性涌出创面。大家的心又纠集起来,动脉出血,胃腔内大量血液影响视野,胃切除术后操作空间小,病灶位于切线位操作困难,种种问题都使内镜下治疗困难起来。难道让病人进行二次手术吗,残余的胃本来很小,再切除一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下降,二次手术难度也更大。 “尽可能内镜下治疗,避免患者再次手术。”乔进朋主任的话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好,打开钛架,好,夹闭”第一枚钛夹止血后,患者溃疡处的血明显减少,“再来,好,打开……”大家都紧张的看着内镜屏幕,内镜室内只回响着乔进朋主任和鲁力锋副主任医师的声音,虽然低沉,却那么动听,因为这是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声音。随着治疗的进行,血流终于停止了,病人转危为安,大家终于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才注意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回去继续质子泵抑制剂持续泵入,注意备血,观察生命体征。大家都没吃饭吧,老规矩,我请客,一人一碗面条。”放松下来的乔主任又开始谈笑风生了。

  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的建立,基于南院消化内科战斗力强的团队和24小时应诊的内镜室,不仅在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急救方面,还在内镜异物取出术、急诊ERCP方面都作出了很多的工作。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建立4年来,救治了数百名消化道出血患者,使许许多多消化道出血患者迅速康复,为我院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院创建三级医院的一大亮点。

医院动态

更多 >

结肠支架,结肠癌梗阻治疗新办法

随着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结肠癌并发结肠梗阻患者越来越多见,患者常常保守治疗效果差,常常需要行结肠造瘘治疗,患者需长时间携带粪袋,三月后行二次手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住院时间长,医疗花费大。 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DSA下结肠支架置入术逐渐在大的内镜中心开展,通过结肠支架的置入,迅速解决患者肠道梗阻,有利于结肠癌患者的肠道准备,患者可以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花费明显减少。对于一些老年无法耐受手术患者,结肠支架置入术可以迅速缓解患者肠梗阻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院消化内科以乔进朋主任为首、鲁力锋副主任医师为骨干、杨玲主治医师、放射科佟超主管技师、王文芳主管护师为成员的多学科消化内镜介入治疗团队已经成功开展DSA下结肠支架置入术,通过结肠支架置入,挽救了许多结肠癌结肠梗阻患者的生命。目前已独立(无外请专家)开展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本手术适应症:1.老年体弱无法耐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缓解结肠梗阻。 2.结肠癌结肠梗阻患者,结肠癌根治术前缓解结肠梗阻。 3.外科术后结肠直肠吻合口梗阻。 4.结肠、直肠瘘。 消化内科咨询电话  63811115-2833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