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脑内长鸭蛋大肿瘤 显微镜下成功剥离

时间:2006-08-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相对传统手术,显微手术具有定位精确,看得清楚等诸多优点

  49岁的张先生脑中长了一个罕见的巨大肿瘤,我院神经外科王占祥博士在显微镜下为他成功摘除。 在显微镜下,手术部位和医生的动作同时放大了40—60倍,医生一举一动都要非常精细。

  张先生在泉州永春一家公司任职,今年5月18日在外出差时突然昏倒在地,经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张先生脑子里有大面积阴影,医生怀疑是肿瘤。5月19日他来我院复查后,确定大脑里果然长有肿瘤,而且属于罕见的巨大型。

  由于张先生还患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后,6月13日,由王占祥博士主刀,对张先生脑内的肿瘤进行切除。由于肿瘤体积巨大,又长在颅内右侧额颞部位,这个地方血管密集,手术风险大、难度高。王博士采用显微手术,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紧张操作,成功地从患者脑内取出了一个鸭蛋大小的肿瘤。两周后,虽然脑袋上还留着一道10厘米左右的疤痕,但张先生已经行走自如。医生说他完全可以出院了。

  “像他这样的手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们是不敢做的。”王占祥博士介绍说,张先生手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种叫做显微手术的医疗技术,即医生在显微镜的放大下对手术部位进行操作。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式而言,显微手术具有定位精确,照明好,看得清楚等诸多优点,因而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自然快。由于手术部位和医生的动作同时都在显微镜下放大了40—60倍,所以在操作上对医生的挑战也相当高,一举一动要求非常精细,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医院动态

更多 >

肾内科承办第二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

2014年4月26号,“第二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在厦门市白鹭洲大酒店举行,这次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由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承办,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燕林教授主持讨论会。 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始创于 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其形式为由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共同参加,对疑难病或有学术价值的尸检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其目的在于汲取诊治教训,提高诊治水平,促进医学诊疗科研及教育事业的发展。CPC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临床报告、病理报告、临床和病理讲座、主持人总结。临床病理讨论会可使与会者从中学到正确分析病例的方法;反之,也可以通过回顾性地分析、讨论,找出造成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或汲取有益的教训,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讨论会又常是学术争鸣的场所。通过讨论常能提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或新线索,促进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在全市第一个开展了肾脏病理检查,2009年肾内科购进了奥林巴斯高级显微镜、病理分析软件、投影仪等CPC工具,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肾脏病CPC。201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承办了由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的“第一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这是在福建省肾脏病学界首次举办的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 这次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邀请了我国著名的肾脏病临床专家、北京安贞医院谌贻璞教授和我国著名的肾脏病病理专家、北大第一医院邹万忠教授进行病例和病理点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龙岩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174医院)肾内科、厦门市第二医院肾内科、厦门市长庚医院提供了6个肾穿刺活检病例;来自厦门、龙岩、泉州、漳州的70余名医生参加了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会上,讨论很热烈、点评非常精彩,特别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龙岩市第一医院的两个病例,引起了教授和各级医生的极大的兴趣。讨论结束后,结合各医院提供的病例,谌贻璞教授和邹万忠教授分别作了“糖尿病肾病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膜性肾病病理诊治进展”的专题讲座。厦门长庚医院陈右明教授进行了“台湾血液透析管理与经验分享”的专题演讲。 会后谌贻璞教授和邹万忠教授对讨论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讨论会组织的非常好,提供的病例也很好,讨论也很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级医生纷纷表示获益非浅,要求继续举办病理讨论会,提高闽西南地区肾脏病诊治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