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医二附院

放射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2005年正式成立医学影像科,在历任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已经从以普通透视、x线摄影、胃肠道和泌尿系造影为主要内容的初级放射科发展成为完全数字化,从单一的影像诊断发展到集普通放射、CT、MRI、 介入诊疗为一体,种类齐全的现代化医学影像科。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近年来,影像设备不断更新,目前科室医疗设备先进。 普通放射配备DR机2台 、CR机2台 、多功能数字化平板电视摄影系统1台;CT室配备高端64层螺旋CT1台、 单层螺旋CT1台; 磁共振室配备高端3.0T磁共振仪(MR)1台、开放式低场磁共振仪1台; 介入诊疗室配备高端数字化DSA血管造影机1台;各部门均配备了影像工作站多台;并且已经建成了覆盖全院范围的PACS网络。其中最新引进的64排螺旋CT具有最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图像高度清晰、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强大、低辐射、在全身各部位的无创成像方面开创了多层CT应用新纪元,尤其在心脏冠脉、头颈、肺、及四肢血管成像方面独占鳌头,能取代或大部分取代插管法(DSA)血管造影。最大优势:实现心脏的快捷检查,可以在5~10秒左右的屏息时间内完成心脏检查的全过程,具无创性、检查时间短、辐射剂量低、三维立体显示心脏及冠脉等特点。可用于冠心病的筛查预警和早期诊断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前计划及术后随访。国内最先进的高端3T磁共振检查设备落户我院,为本地区首家引进,该设备从美国GE公司引进,科技含量高,图像清晰,能保证临床获得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应用领域。该机的启用将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贵医二附院心内科首例三腔起搏器(CRT)植入术获得成功

此项技术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心内科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近日,贵医二附院心内科一病区成功完成首例CRT(简称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心力衰竭,填补了黔东南此项医疗技术空白,标志着该院心内科微创介入治疗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患者目前恢复良好。 患者,女性,70岁,反复因胸闷气促就诊于贵医二附院心内科,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近期活动耐量下降明显,静息状态下仍有呼吸困难,患者心脏彩超提示EF37%,左室舒张内径68mm,心电图提示QRS>0.12s,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该院心内科团队反复讨论,认为该患者具备行CRT的Ⅰ类适应症,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活动耐量,减少住院次数。但该项技术难度大,手术医生必须具备熟练的射频、起搏、和冠脉介入等全面介入治疗技能。 经过精心准备,特邀全国知名专家吴强教授、俞莎主任作技术指导,心内科主任夏碧桦主任医师、刘贤铭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在导管室为患者成功行CRT植入术。据夏碧桦主任医师介绍,心衰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以往药物治疗为主,CRT技术的出现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就医次数及费用,但该技术手术复杂,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不多,我院顺利开展此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医院及黔东南州技术空白,更为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夏碧桦主任医师同时提醒大家,黔东南州是扩心病高发地区,扩心病也是青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有心悸、气短等呼吸困难表现出现时,应及时就医排除扩心病诊断。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