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病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病科成立于1958年,是山西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医、教、研一体的感染病专业综合性科室。50多年来,凭借历届科室主任及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感染病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疾病防治等方面均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是山西省唯一的传染病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位授予点,是山西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的临床研究基地,是山西省培养从事传染病医务工作者的摇篮,2003年被评为本科生校级精品课程。
  感染病科感染病学专业已形成合理、稳定的医疗、教学与科研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1名,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常委1名,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专业委员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山西省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常委6名,山西省医师协会专业医师分会会长及副会长3名,常委4名,留学归国人员1名。学术骨干中有博士8名,硕士6名,有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7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者9人,主治医师等中级职称及以下者5人。
  感染病科十分重视临床科研工作,以科技创新带动学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随着感染性疾病谱的变迁,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富有挑战性。众所周知,中国是乙肝大国,而乙肝又是世界顽症。慢性病毒性肝炎治愈率低,重型肝炎死亡率高,有的甚至错过了治疗机会,某些发热性疾病病因不明确等等,作为山西省感染病专业的领军先锋队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全体科研人员从人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攻方向,逐步建立慢性病毒性肝炎新的个体化抗病毒免疫疗法,建立和完善重型肝炎的新型综合疗法,增加病原体的检测以助于明确发热病因。在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如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基础、宿主遗传特性、肝病的免疫基础到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多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华西医学科技成果奖1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学术论文6篇(3篇为SCI收录)、国家级论文200余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教材及著作17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方法去鼻子上的黑头最有效
聂小娟
回答: 去鼻子上的黑头可通过清洁控油、化学剥脱、物理吸附、药物治疗、医美手段等方式改善。黑头主要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等因素引起,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1、清洁控油 每日使用温和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鼻部,避免皂基类产品破坏皮肤屏障。配合含有水杨酸或果酸的化妆水局部擦拭,有助于溶解多余油脂并疏通毛孔。油性肌肤可每周使用1-2次黏土类清洁面膜,如高岭土面膜吸附表层油垢。清洁后需及时使用无油保湿产品维持水油平衡,过度清洁可能刺激皮脂腺分泌加剧黑头。 2、化学剥脱 低浓度水杨酸棉片或杏仁酸精华可定期用于鼻部护理,能够软化角质并促进老化细胞脱落。维A酸乳膏需在医生指导下夜间使用,通过调节毛囊角化过程减少黑头生成。使用酸类产品需建立耐受,初期可能出现轻微脱屑,需配合防晒避免色素沉着。敏感肌应避免同时使用多种酸类产品。 3、物理吸附 荷荷巴油配合热毛巾敷鼻可软化黑头,再用细胞夹精准清理已浮出的角栓。撕拉型鼻贴可能损伤角质层,仅建议健康油皮每月使用不超过1次。清洁后需用收敛水湿敷收缩毛孔,冰敷能暂时改善毛孔外观。物理方法不能根治黑头,需配合其他手段预防复发。 4、药物治疗 阿达帕林凝胶可调节角质代谢,适用于顽固性黑头伴发粉刺的情况。过氧苯甲酰凝胶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减少黑头炎症反应。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干燥脱皮,需从低频率开始使用。妊娠期禁用维A酸类药物,哺乳期女性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替代方案。 5、医美手段 小气泡清洁通过真空吸附和果酸焕肤联合作用深层清洁毛孔。光子嫩肤能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黑头再生。点阵激光可改善伴随的毛孔粗大问题。医美治疗需在正规机构进行,术后需严格防晒修复。重度黑头合并痤疮者可考虑光动力疗法控制油脂分泌。 改善黑头需长期坚持护肤习惯,避免用手挤压导致感染或疤痕。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选择非致痘型防晒产品,避免紫外线加重皮脂氧化。若黑头伴随红肿脓疱等炎症表现,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评估是否需口服药物治疗。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