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胸科医院

检验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检验科设有五个临床专业组: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临床免疫(包括HIV初筛实验室和基因扩增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和血库。拥有门类齐全、先进一流的自动化检测仪器:雅培C8000、强生vitros3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希森美康CA-1500全自动血凝仪、XS-800i和XT1800血液分析仪、科宝全自动尿液分析流水线 (XS型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XL型全自动尿分析仪); Haemscope TEG-5000血栓弹力图检测仪;雅培i2000 、罗氏2010、Beckman-Coulter DxI 800、科美CHEMCLIN 6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B.D 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Luminex200多功能悬浮点阵仪、Roche 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BD FACS AriaII高速分选流式细胞仪等。全科工作人员21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人员占52%,现有博士2人,硕士2人,在读硕士3人,硕士生导师1人。现任专业委员及编委5个: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记物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免疫学组成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兼临床免疫学组副组长、《临床检验医学杂志》编委。

检验科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有自动化仪器都使用厂商提供的进口配套试剂,包括定标和质控品。现在全部项目的室内质控与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系统软件进行对接,实现了室内质控室间化,向临床和病人提供更可靠的检验数据。目前准备启动ISO15189实验室认可工作并通过核酸扩增检测实验室认可。

为满足临床和病患的需要,除了常规基础检查外,不断开展特色项目,包括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肿瘤标记物TM、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感染的鉴别诊断(血清G实验);肺癌靶向治疗的个体化诊断(EGFR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骨转移指标(骨代谢标志物);抗血小板动态监测(血栓弹力图TEG);心衰评价指标(脑钠肽BNP)等。科室将肺癌早期诊断和个体化诊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开展相应转化医学研究的新技术和项目的引入,尤其在非创伤性个体化诊断领域(外周血循环肿瘤DNA及肿瘤细胞),解决无法取得组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的筛选及治疗患者耐药监测等临床热点。

为了优化工作环节和服务流程,检验科使用条形码信息系统和真空采血,有效避免了差错发生的可能,并提高了效率,大幅度缩短了检验报告时间,实现三大常规和口服抗凝药监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在半小时内出报告,生化、免疫检测项目1个工作日内报告,急诊项目可在1小时内报告。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病人满意度是我们一贯的追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改善流程 减少往返 我院启用电子住院信息录入系统

本着细节改善、人文关怀的理念,医院不断完善门诊就医流程,方便病人就医。8月,医院启动了门诊电子住院信息录入系统,首先在心内科进行试点。此举使需要住院的门诊病人免去门诊、住院楼之间的往返奔波,一站式完成所有入院前准备手续。 为推进此项工作,医院调整了原有的入院登记流程,重新配备了工作人员,在门诊开设新住院登记处。需要住院的患者在就诊当日凭医院开出的住院告知单,就可在门诊新住院登记处完成入院登记。工作人员会将所有患者的信息统一录入电脑系统,做好全院床位有序安排,并对危重患者做出及时有效的协调,确保医疗工作更加有序有效。 此外,从病人角度考虑,新住院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还会为患者做好三方面的服务。一是将住院须知、住院预交金等相关住院事项写明在单据中,使患者清楚明白住院前需做事项;二是为患者提供与住院相关的答疑解惑服务;三是公开咨询电话,使床位等候查询更加透明及时,免去患者无效往返。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女人低血压56如何调理
高云
回答: 女性血压56毫米汞柱属于低血压,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中医调理、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低血压可能与遗传、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 1、调整饮食 每日增加食盐摄入量至10-12克,可适量食用咸菜、酱油等高钠食物。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每日分次饮用500-800毫升。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鸡蛋、鱼肉、瘦肉等食物,每日保证80-100克。适量食用动物肝脏、红枣、桂圆等补血食物,每周3-4次。 2、适度运动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40分钟。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可进行下肢肌肉锻炼如踮脚尖、抬腿运动,每日2-3组,每组15-20次。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 3、中医调理 可选用生脉饮口服液、补中益气丸、黄芪精口服液等中成药。采用艾灸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每周2-3次。服用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代茶饮,每日1-2次。进行推拿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部位,每日早晚各5分钟。 4、药物治疗 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醋酸氟氢可的松片、屈昔多巴胶囊等升压药物。对于贫血引起的低血压,可配合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内分泌紊乱者需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片。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降压药等可能加重低血压的药物。 5、定期监测 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注意测量前静坐5分钟。定期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检查。观察并记录头晕、心悸等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就医时携带血压记录和用药清单,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低血压患者应保证每日睡眠7-8小时,避免过度劳累。穿着弹力袜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可选择压力15-20毫米汞柱的医用弹力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隔1小时活动5-10分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若出现晕厥、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饮食上可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餐后适当休息30分钟再活动。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这些习惯可能加重低血压症状。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