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胸科医院

小儿心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心外科于1957年上海市胸科医院研制成功我国首台人工心肺机,并实施了首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于世界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仅相差5年时间,标志着我院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当时已迈进国际一流水准,美国《体外循环》专著(第一版)收录了这项工作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为我国在世界心脏外科领域赢得了声誉,奠定了上海市胸科医院作为我国心脏外科开拓者的历史地位,2003年美国心脏外科权威性期刊《THE ANNUALS OF THORACIC SURGERY》12月刊《EVOLUTION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IN CHINA》(中国心血管外科发展史)一文中,对上海市胸科医院为中国心血管外科的创立和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切都使于我院在先心病领域开拓性的工作。

因此,1977年我院专设了诊治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心脏外科病区,成为我国最早设立这一学科的心脏中心之一,并迅速发展为国内诊治先心病的权威性医疗机构,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小儿心脏外科针对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心内膜垫缺损,单心室,室缺重度肺高压等复杂重症进行了前沿性的研究诊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在国际权威性期刊《THE ANNUALS OF THORACIC SURGERY》上发表。在此基础上,1995年小儿心脏外科正式成为二级科室,学科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2000年后,为落实全院建设“亚洲一流胸心精品专科医院”的目标,

小儿心外科紧密跟踪当今国际先心病治疗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向低龄低体重和复杂先心病治疗领域开拓,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婴儿期先心病的外科诊治已成常规项目,最小体外手术成功年龄为出生39天,体重3公斤,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诊治领域不断进取,推陈出新,相继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先心微创手术,非体外循环下外科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2007年初始,又进一步探索并成功实施非体外循环下外科微创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成为现今国内外最先实施此手术的中心,为此病种的治疗又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体外手术模式,

目前全科又全力以赴展开国际最前沿Hybrid手术的临床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在复杂先心病领域,法洛氏四联症纠治术手成功率已接近97%,针对复杂先心难题之一小儿瓣膜病变,开展了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的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术最小手术体重5公斤;在单心室诊治方面,突破传统的限制,实施了一系列复杂条件下单心室的一期或分期全腔肺生理性纠治术,如一侧肺动脉离断,经重建后分期实施全腔肺纠治术等,此外,在右肺动脉起源升主动脉,完全性混合性TAPVC等罕见复杂先心病例治疗方面,也不断取得成功。具统计,小儿心外科2001—2006年手术成功率为97.6-100%,平均年手术成功率达到98%以上,始终保持国内先心病治疗的先进行列,并逐步向国际接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改善流程 减少往返 我院启用电子住院信息录入系统

本着细节改善、人文关怀的理念,医院不断完善门诊就医流程,方便病人就医。8月,医院启动了门诊电子住院信息录入系统,首先在心内科进行试点。此举使需要住院的门诊病人免去门诊、住院楼之间的往返奔波,一站式完成所有入院前准备手续。 为推进此项工作,医院调整了原有的入院登记流程,重新配备了工作人员,在门诊开设新住院登记处。需要住院的患者在就诊当日凭医院开出的住院告知单,就可在门诊新住院登记处完成入院登记。工作人员会将所有患者的信息统一录入电脑系统,做好全院床位有序安排,并对危重患者做出及时有效的协调,确保医疗工作更加有序有效。 此外,从病人角度考虑,新住院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还会为患者做好三方面的服务。一是将住院须知、住院预交金等相关住院事项写明在单据中,使患者清楚明白住院前需做事项;二是为患者提供与住院相关的答疑解惑服务;三是公开咨询电话,使床位等候查询更加透明及时,免去患者无效往返。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