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也是辽宁省心血管病医院、辽宁省急救中心的急诊医学中心,承担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多学科的综合急诊急救任务。另外,还肩负着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学院、沈阳医学院和3所卫校的教学任务。
  急诊科进行急诊抢救的诊疗范围。具体如下:
  1、急性外伤、脑外伤、脱臼、骨折、撕裂伤、烧伤等;
  2、突然之急性腹痛;
  3、突发高热;
  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小儿腹泻、严重脱水、休克;
  5、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
  6、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
  7、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
  8、颜面青紫、呼吸困难;
  9、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
  10、急性尿闭;
  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
  12、烈性传染病可疑者;
  13、急性过敏性疾病;
  14、其他经医师认为适合于急诊抢救条件者。
  急诊科设立在独立急诊楼内,一楼设立接诊流水区、抢救区、观察区,另设急诊缝合室、洗胃室、急诊放射线室(CR、CT)、急诊检验室、急诊药房、急诊收费室等;二楼设立急诊重症监护室(4张床)、急诊观察室(12张床)、急诊隔离室(2张床)、急诊超声室等。每张床位均配备吊塔辅助设备,实现中心监护、中心吸氧、中心吸引一体化;急诊科配备有呼吸机4台,除颤仪2台,洗胃机3台,可移动床旁心电图、血压、血氧及有创血压监护仪6台,输液泵5台。
  急诊科在急诊楼设立沈阳市急救中心大南急救站,实现了完整的急诊医学“三环”构架。急诊科医护人员实行全员固定定编管理,医生定编17人,护士定编22人,另设急诊科主任1人,副主任2人,护士长2人。医生中硕士以上学历5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其余均为中级职称。护士大专学历占70%,副主任护师 1人,主管护师13人,其余均为护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我想问一下,血糖高的怎么控制
袁晓勇
回答: 血糖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控制。血糖高可能与遗传、肥胖、胰岛素抵抗、不良生活习惯、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蛋糕、含糖饮料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瘦肉、鸡蛋等,避免高脂肪食物。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2、增加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 3、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数据。根据医生建议确定监测频率,通常糖尿病患者需要更频繁的监测。血糖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发生。 4、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液等注射制剂。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 5、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等检查,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和并发症风险。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不适症状。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确保血糖持续稳定。 血糖控制需要长期坚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对血糖的影响。出现头晕、心悸、多尿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