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脊柱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脊柱外科已成为华山医院骨科的特色专科。 1958 年开展了脊柱结核前入路病灶清除术, 1967 年在国内首次开展人工颈椎置换术获得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0 年起开展颈椎前路手术和脊柱骨折的前路减压术, 80 年代开展脊柱侧弯矫形术。目前我院脊柱外科已涵盖了所有脊柱疾患的诊治。

科室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脊柱外科手术计算机三维导航系统,为上海市首家拥有该设备的科室,使得我科脊柱侧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等高难度高风险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有效性明显提高,并为脊柱微创手术提供技术保障。目前华山医院骨科开展的脊柱手术技术同步于国际发展 , 在国内已属领先地位,每年脊柱外科手术数量和质量均在全国处于前列。

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领导的支持下,集中复旦大学骨科,神经外科,解剖学科的优势力量,于 2004 年 10 月成立了脊柱外科中心,中心由脊柱外科(临床)、脊柱外科学校(教学)、脊柱应用解剖实验室组成。中心致力于对脊柱疾病的诊疗及研究,开展每年 2 期的脊柱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学习班,对脊柱外科医生培养再教育。对脊柱疾病的疑难病例进行共同会诊,并积极开展学科见合作。中心接受脊柱疾病的外院疑难病例会诊及与其他单位科研合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与演练

          8月27日至9月1日,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委托,由我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培训及演练在沪成功举办!涵盖武警总医院、北京999、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我院在内的5家医疗机构,以及四个相关省级红会组织的70余名医疗救援队员接受了为期5天的培训与演练。 本次培训是在去年成功承办全国级救援队培训班的基础上,借鉴国际ERU培训经验,深入挖掘“实战”概念所开展的。学习班突出教学与实战相结合,面向现场、面对实战,尤突出救援队员野外生存能力以及生活水平的保障和提升。两天的课堂教学围绕着菲律宾国际救援的得与失、国际红会组织的做法与经验、野外生存装备介绍、使用简单物品开展院前急救的实际操作等内容展开,学员们均积极投身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8月30日,在一个简短的模拟出征仪式后,全体参训的救援队员即刻开拔!他们携带辎重开始了距离9公里的拉练——顶着烈日,沿途历经数次“灾民群众”的考验,终于在正午12时抵达了演习预定地点。然而,一条150米宽的河流却横亘在面前……队员们想方设法联系船只,协调野战医院的搭设地点,并在同舟共济中抵达了野战医院预设的营地。 争分夺秒的医院搭建随即展开!在本次演练中,我院将国家卫计委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与红十字国家医学救援队的全套装备悉数搬出,曾屹立在都江堰3个多月的中德红十字野战医院的50平米大帐篷也在6年后再度“现身”。傍晚6:00,一盏月球灯在营地内被点亮,寓意着为“灾区”带来光明和温暖,而队员们也使用随队携带的物资开始准备在“灾区”的第一顿晚餐——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机构的队员们包起热腾腾的饺子,融通红十字队员的融融温情。 第二天一早,所有医疗装备按实战要求展开并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力求在今后的救援中能真正发挥作用。一大批野外生活装备也粉墨登场,刷新着救援队员对确保救援现场生活水准的认知。就在评估与介绍进行的过程中,各类“伤员”、“灾民”突然造访野战医院……全体参训队员起初措手不及,但很快便进入状态,开始沉着应对,审慎分析各种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 一次纯实战的救援演练就这样进行着,其中凝聚了本次活动组织方大量的心血和思索。有句话说的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今天的扎实训练是为了磨出一支红十字救援的尖兵,他们能在祖国与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坚定地站出来,彰显英雄本色,力挽狂澜、砥柱中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打呼噜需要治疗吗
李延忠
回答: 小孩打呼噜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判断,多数情况下由生理性因素引起无须特殊治疗,少数情况可能与病理性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 儿童打鼾常见于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感冒鼻塞等生理状态。这类情况通过调整侧卧睡姿、更换低矮枕头或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即可缓解。肥胖儿童因颈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也易打鼾,需通过控制体重改善。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病理性打鼾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持续张口呼吸、睡眠憋醒,可能影响颌面发育,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切除。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黏膜水肿会加重打鼾,需规避过敏原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的三度肿大可能阻塞气道,若每年发作超过4次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当打鼾伴随生长发育迟缓、白天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需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症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先天性颌面畸形如小下颌症也会导致气道狭窄,需口腔正畸科介入治疗。极少数情况下,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可能因舌根后坠引发打鼾,需神经科专项诊治。 家长应记录孩子打鼾频率和伴随症状,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避免睡前两小时进食。若打鼾每周超过3晚或出现呼吸暂停超过10秒,建议尽早就医。日常可鼓励孩子多做吹气球、咀嚼硬食等口腔肌肉训练,2岁以上儿童可尝试使用儿童专用止鼾贴改善鼻腔通气。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使用减充血剂或安眠类药物。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