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口腔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口腔科于1976年建科,现已发展成集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设有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以及口腔正畸科四个独立完整的诊室的科室。现有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技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人。口腔科每年承担医学五年制、医学七年制的口腔科学的教学工作。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承担和参加了省厅级科研课题5项。科研方向临床口腔医学现主要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基础研究及牙槽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口腔科每年诊治的口腔疾患病人达1万余人。科室现拥有9台先进牙科综合治疗机、镍钛根管扩大系统、超声波根管治疗仪、超声波洁治机、光敏固化、激光仪等治疗牙体病、牙周病、黏膜病、颞下颌关节病等设备。配备了各种治疗牙体缺损的充填材料,满足了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成功开展了一次性根充、外伤断牙再接术、各种复杂牙齿的拔除术、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颌面部外伤、炎症和肿瘤的诊治、局部无痛麻醉技术、种植牙、烤瓷牙、铸造及各种贵金属基托的制作、牙齿活动及固定矫正技术等。配备口腔专用消毒系统,治疗的手机及其它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采用一次性的卫生耗材,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实行医疗质量承诺制。
  口腔科的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人性服务”,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宣传,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内首例术中“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获得成功

近日,肝胆胰外科一组王蒙手术团队术中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成功为两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伴发急性胆管炎患者施行了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胆管引流、胆道一期缝合术,患者术后痊愈出院,无并发症。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术后要留置T管进行胆汁体外引流,至少需携带2个月,给患者的术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苦恼。术后还可能引起T管脱落、胆瘘、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甚至危及生命。 肝胆胰外科一组的王蒙医生,不但具备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而且具备娴熟的十二指肠镜操作技术。此次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取石,保证胆道结石无残留的情况下,通过十二指肠镜技术经鼻留置胆道引流管,腹腔镜下实现胆道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地拓展了腹腔镜一期胆道缝合的手术适应症,免除了患者术后长期留置T管外引流的痛苦。术中十二指肠镜的应用,使得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真正做到了术中的完美结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 术中“三镜”联合技术在全国仅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名外科医生很难同时掌握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技术。王蒙医生利用自己多年从事ERCP手术的经验,率先在吉林省开展了术中的“三镜”联合技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认可。该术式的探索,也得到了第16届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术大会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并被写进了最新的胆管结石治疗指南专家共识之中。 肝胆胰外科一组通过一步步探索、一点一滴开拓,实实在在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科室的努力使得吉林省的胆道微创外科水平一直处于全国的较好水平。在未来的日子里,王蒙医生ERCP微创手术团队还会进一步努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手术技术优势和肝胆胰外科团结优秀的平台,脚踏实地,为学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