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症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症科(原白求恩医科大学传染科)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历史悠久的科室之一,地处长春市中心文化广场附近,感染症科成立于1948年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之初。
  感染症科共有教授、副教授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硕士31人。技师2人,现拥有病房,床位55张,临床检验实验室,电诊室,人工肝治疗室,ICU监护室,具有完善的诊断、治疗、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抢救设备。
  感染症科在1995年,诊断并成功治愈了吉林省第一例霍乱患者,在吉林省第一次引进急性腹膜透析技术应用与临床出血热患者少尿期的治疗,大大降低了出血热患者的死亡率。开展了快速肝穿技术,费用低廉,安全性高,规范了临床对于肝病的诊断,多年来,在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原因不明的隐源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感染症科与我院临床其他科室具有密切联系,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介入及内镜下直视止血、肝癌的介入及超声刀治疗、肝移植、急性肾衰血液透析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医疗阵容及技术支持。
  感染症科为肝病临床药理基地,与正规国际制药公司联系密切,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多项全球性药品观察项目,在病毒性肝炎的规范治疗方面,具有世界一流的经验,并为广大肝病患者提供了接受世界先进药物治疗的机会。多名患者在这些活动中受益。
  感染症科尊重祖国传统医学,将其应用于临床,吸取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际自创的灵丹胶囊、肝特灵胶囊、肝豆汤、脂肝合剂等药物通过临床验证,在治疗肝硬化、肝炎、肝-豆状核变性、脂肪肝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感染症科建立了完备的会诊体制,对于疑难病人和重症病人,在临床材料齐备的情况下,组织全科专家正规会诊,各级医生参与讨论,跨学科的疾病现象,提请全院会诊,提高了对于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质量。
  感染症科注重推广临床新技术新疗法,人工肝支持疗法的广泛应用,成功抢救重症肝炎病人10余例,成功率达100%。开展胃镜下止血以及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硬化治疗或静脉套扎治疗,有效率达98%。开展治疗脂肪肝新药的开发研制工作。采用以银杏叶为主的中药制剂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病特别是伴有ALT升高的脂肪肝,临床观察了近150例病人,疗效明显。药理实验证实,该药能减少大鼠脂肪肝模型肝内脂肪,降低ALT,降血脂的作用。针对拉米夫定等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病毒基因变异,开展了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产生变异YMDD的检测,在省内为独家所有。积极开展肝脏活组织检查。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内首例术中“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获得成功

近日,肝胆胰外科一组王蒙手术团队术中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成功为两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伴发急性胆管炎患者施行了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胆管引流、胆道一期缝合术,患者术后痊愈出院,无并发症。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术后要留置T管进行胆汁体外引流,至少需携带2个月,给患者的术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苦恼。术后还可能引起T管脱落、胆瘘、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甚至危及生命。 肝胆胰外科一组的王蒙医生,不但具备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而且具备娴熟的十二指肠镜操作技术。此次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取石,保证胆道结石无残留的情况下,通过十二指肠镜技术经鼻留置胆道引流管,腹腔镜下实现胆道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地拓展了腹腔镜一期胆道缝合的手术适应症,免除了患者术后长期留置T管外引流的痛苦。术中十二指肠镜的应用,使得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真正做到了术中的完美结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 术中“三镜”联合技术在全国仅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名外科医生很难同时掌握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技术。王蒙医生利用自己多年从事ERCP手术的经验,率先在吉林省开展了术中的“三镜”联合技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认可。该术式的探索,也得到了第16届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术大会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并被写进了最新的胆管结石治疗指南专家共识之中。 肝胆胰外科一组通过一步步探索、一点一滴开拓,实实在在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科室的努力使得吉林省的胆道微创外科水平一直处于全国的较好水平。在未来的日子里,王蒙医生ERCP微创手术团队还会进一步努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手术技术优势和肝胆胰外科团结优秀的平台,脚踏实地,为学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