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株洲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是株洲市医学重点学科,株洲市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株洲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秘书单位。现有医护人员70余名,其中医师20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硕士研究生12名)。科室下设两个住院病区(实际开放床位125张,其中重症监护病房20张,配置多功能抢救床、高档监护仪、进口呼吸机等先进设备;普通病区 105张。完全能够满足株洲市市民的医疗需求)、专家门诊(周一至周六均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坐诊)、专科门诊、脑卒中高危筛查门诊、脑血管病介入中心、神经电生理中心等机构。专科设备有高档进口肌电图、诱发电位仪、高档3.0T磁共振、高档64排CT、高档彩色B超、经颅多普勒、大小C臂机、视频脑电图及ECT等。科室每年成功救治来自全市及部分外市各地大量危重、疑难、复杂病例,形成了以脑血管病筛查与防控、脑血管病危重症、神经血管介入、癫痫、周围神经病、脑神经损伤康复、神经变性病等为主要特色的医疗技术优势。

专科特色:

1、脑卒中(中风)高危筛查门诊: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株洲市唯一一家),通过专科医师的准确评估,判定你的中风危险程度,给予不同的医学建议,使你远离中风。从而使我市老百姓在脑卒中(中风)疾病防治的各个阶段能够得到最科学、最规范的诊治。

2、卒中单元(急性期):主要医疗目标是挽救脑损害、预防并发症、减少病死率、NICU治疗时间3-7天、联系转入神经内科普通病房。设在住院楼北楼8楼,设有标准床位20张,主要收治重症脑血管病(中风)急性期患者。

3、神经电生理中心:下设肌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为株洲市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专科中心,可为周围神经病、肌肉病、癫痫、头痛、脑血管病、神经损伤康复等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4、神经血管介入技术:已成熟开展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了目前最为先进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湖南省医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女子肝脏巨大血管瘤,射频消融无血切肝解其烦恼

家住天元区的周女士,今年37岁,一次体检发现肝脏占位,B超、CT提示右肝有一个约8×10厘米大小血管瘤。这可吓坏了周女士,于是她来到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经过术前讨论后,决定为周女士行射频消融凝血电极器辅助右肝血管瘤切除术,手术历时2小时,术中出血仅300毫升,手术中未阻断肝门,减少了缺血对肝脏的损害。术后周女士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据市肝胆胰中心主任、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唐才喜介绍, 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肝血管瘤虽有先天性因素,但其增长却是后天因素促成的,所以预防就是要尽量避免引起瘤体增长的因素,如正确对待各种事情,解除忧虑、紧张情绪,避免情志内伤,饮食上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吃新鲜蔬菜,不要喝酒,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如见腹内有积块,身体消瘦,倦怠乏力等症状应早期检查,及时治疗。 目前肝巨大血管瘤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切肝方式多种多样,但传统的肝脏切除手术如指捏法、钳夹法和刀柄分离等方法,因肝创面出血的问题常导致手术视野显露欠佳,手术中易导致肝内血管、胆管甚至下腔静脉撕裂伤,引起术中大出血,这给手术带来困难,且术后容易引起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怎样减少肝脏巨大血管瘤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成了肝胆胰外科界一直探索的问题。 射频消融凝血电极器辅助切肝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的切肝技术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在切肝过程中明显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术中不需阻断肝门,从而把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使肝切除过程更安全、快捷。其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能尽快恢复出院,从而减少总体医疗费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在省内率先引进该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有8例患者采取此类技术进行肝切除,均获得良好的疗效。 【肝胆胰外科 陈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