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首例单心房单心室心脏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获得成功

由于先天性单心房单心室,这个全身青紫的小男孩,从出生起,便与医为伴,在他顽强意志力的支撑和父母一如既往的守护下跌撞前行了13年。而命运似乎对这个家庭格外吝啬,今年8月,患儿因“右上肢间断抽搐7年,加重1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并被诊断为“继发性癫痫”,经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拟于8月27日上午行“开颅病灶切除术”。 单心房合并单心室为先天性心脏病中极为罕见的一种严重畸形,患者大多在生后数周或数月内死亡。该类患者实施颅脑手术,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临床经验的不足,给麻醉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麻醉科对该患者进行了仔细的术前讨论,查阅了疾病相关资料,做了周密详尽的麻醉前准备。 手术由黄芙蓉副主任医师主麻、周爱国主任医师亲临指导,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儿心功能很差,无法承受麻醉和手术的打击,小心翼翼的麻醉诱导,心率血压仍然下降很大,忙而不乱的多种强心药物的调控持续泵注,仔细维护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依据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监测补液,根据血气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并及时处理突发心律失常和血压降低。在历时4小时40分的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用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考虑到病情的特殊性,术后患者转至胸心外科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治疗。手术当晚7点患儿清醒,11点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第二日10点强心药物成功撤除。随访患者无术中知晓,生命体征平稳。 在没有相关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与麻醉科认真的术前评估,恰当的麻醉处理以及多学科的配合密不可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麻醉科用行动担当起了这八个字的重量! 麻醉科代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