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

眼科 (共3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为一体,拥有国际最先进的检查和治疗仪器设备,是国内最早开展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和玻璃体手术的单位之一,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各种屈光疾病、青光眼、眼底病、角膜病、斜视和弱视、泪器病、眼外伤、眼部整形手术和准分子激光手术等诊治水平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另外,广东省防盲治盲办公室、广东省白内障复明指导中心、广东省眼病防治研究所均设于此。

眼科人才济济,在著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专家、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海科主任领导下目前共有医护科研人员40余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助理研究员1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医学博士6名,医学硕士8名。现设有白内障屈光专科、眼底病专科、青光眼专科、角膜与眼表疾病专科、斜视弱视低视力专科,以及视光配镜中心、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认真抓好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技术上的优势,尽全力为病人解除疾苦,送去光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9年年门诊量达4万余人次,年住院人数1千余人次,年完成手术量1万余例,年收入3千余万元。

眼科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大力发展新技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白内障屈光专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的Toric人工晶状体、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单位,也是国内人工晶状体眼视光学研究的发起单位之一,开发了国内第一个人工晶状体计算软件,并在眼科国际权威杂志JournalofCataractRefractiveSurgery发表了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的标准公式。在国内最早开展了复杂病例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接受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远程会诊。目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眼科的常规手术,同时开展的复杂病例白内障手术、复合式抗青光眼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作为眼科重要的组成部分,眼底病专科已常规开展了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底激光治疗、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三联手术,结合目前正开展的高速玻璃体切割技术,有效治疗了大批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患者。该专科与我院新生儿科合作,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治疗工作数年,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多次参加国内会议交流并发表相关论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3年,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波前像差引导的角膜屈光手术,先后开展了Q值矫正的角膜切削手术、LASEK手术、Epi-LASIK手术等,至今已成功完成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万余例。

眼科为了大力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更有效的提高医疗质量,为科研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研究所引进了大批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美国Bausch&LombTECHNOLAS-217Z型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仪、日本NIDEK综合验光仪、OBSCAN-IIZ角膜地形分析系统、Zywave波前像差仪、日本TOPCON角膜内皮计、德国ROLAND眼电生理检查仪、德国ZEISSIOLMaster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仪、德国ZEIS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法国AVI激光治疗系统、法国眼用A/B超、眼前后节彩色照相系统、德国ZEISS、目勒和LEIKA手术显微镜示教系统、美国ALCON玻璃体切割仪、美国ALCONINFINITI超声乳化仪、美国AMOSOVEREIGN超声乳化仪等大型精密仪器。

眼科在注重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科研、教学和人才梯队的培养。目前研究所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子课题、以及省、市(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研究所是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附属教学单位,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培训点、眼科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7人,并担任南方医科大学本科生的眼科学理论课与实习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每年接受来自全国的进修生30余人次,目前已培训进(研)修生200余人次。研究课题涉及视光学基础理论、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注重开展眼科临床和基础相结合的科研课题,致力于“研有所用”,为眼科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余细勇当选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名誉主委

8月14日至17日,国际心脏研究会2014中国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我院医学研究部余细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有来自国内外从事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学研究生和临床医生100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规模空前。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学科交叉,促进转化”,期望通过学术交流充分展示在心血管基础研究和转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并进一步推动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研究间的融合和提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转达了他对转化医学研究的建议——病理生理学应该与临床紧密结合,以问题为研究导向,由临床实际提出科学问题,并努力应用到临床。 在本次会议上,我院余细勇主任、单志新研究员、邓春玉研究员、李晓红博士进行了大会口头学术报告,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我院在心血管基础与转化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经过近两年的前期准备,本次大会期间成立了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ISHR-CCTM)第一届委员会,我院余细勇教授当选为共同名誉主任委员,谭宁主任当选为常务委员,单志新和于汇民主任当选为委员。该委员会隶属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及其ISHR中国分会,其根本任务是:促进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心血管基础医学研究,为我国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创新性进步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储备;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需求与产业转化的有机结合,以一体化的模式推进临床研究及时向产业转化,造福广大患者。 在本次会议的青年优秀论文竞选中,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香港地区的18位青年学者经过同行专家初筛脱颖而出、同台竞争,经过严格的海外专家为主的评审团评审,我院冯宇亮博士(导师余细勇)和邹笑硕士生(导师单志新)以出色的论文质量和英文答辩分别荣获了青年优秀论文一、三等奖,获得了评审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同时,孟锦绣副研究员获得了优秀壁展(poster)论文奖。 文、图_医学研究部 单志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