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放射科 (共2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放射科始创于1924年,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医学影像学科之一,分别于1981年、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1993年放射科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西南地区的放射诊断博士后流动站,是西南地区首家引进CT、MRI的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本学科已成为亚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发展方向明确并具有特色的学科,是国内最主要的影像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科室各级医务人员保持高等医学院校的严谨学风,工作认真负责、质量层层把关,在四川、西南乃至全国学术界都享有很高声誉。放射科具有雄厚的诊断技术力量,拥有正高职称11名,副高职称9名、中级职称39名、初级职称39名。其中,不乏国际和全国知名的放射学家、全国和省市放射学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中国影像医学界首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在西南、全国乃至国际学术界都享有很高声誉。

为了提高影像诊断及科研水平,方便与加强同临床科室的交流,优化工作流程,为科室及医院的网络化信息化做好准备,放射科率先打破传统的按检查手段分组诊断的工作模式,分为神经肌骨系统、心胸大血管系统、腹部及盆腔系统三个亚专业医学影像诊断组。为促进医学影像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整合资源,集成优势,提升学术水平,由放射科牵头,与核医学、超声科等相关科室于2003年7月联合组建成立了“医学影像中心”。

截止2011年6月, 放射科拥有多项职能的职工一共113名,包括诊断医生41名、技师(含工程师)44名、护士13名和辅助人员15名。科室设主任一名,分管临床、教学及科研的副主任各一名。神经肌骨组、心胸组、腹部组及急诊诊断组各设正组长一名,介入手术室设护士长一名。科室设有主任助理、专职科秘书、医疗秘书、教学秘书和科研秘书数名。其下设有两个研究机构: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Huaxi MR Research Center,HMRRC)和分子影像研究室(Molecular Imaging Research Laboratory)。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完成一例高危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

近日,我院小儿外科泌尿专业组黄鲁刚教授医疗团队与麻醉科密切合作,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高风险的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患儿为来自云南的一名9岁男孩,发现“血压高及右侧肾上腺占位”一年余,已在省外多家医院诊断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因患儿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风险极大,经介绍转诊入我院小儿外科治疗。 入院后查患儿血清去钾肾上腺素高达45793ng/L,据查目前尚无如此高水平去钾肾上腺素的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同时患儿存在明显的活动后心累气紧等心功能不全表现,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左心为主;左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测值减低(EF:28 %)。术前经小儿外科、麻醉科及华西附二院心血管内科联合会诊,均认为患儿高危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明确,因肿瘤内分泌功能强大及病程较长等因素,现患儿伴有可能系儿茶酚胺心肌病导致的严重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有高度死亡风险;目前只有尽快手术切除肿瘤才能缓解患儿病情,挽救其生命。 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治疗风险并获得其理解同意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黄鲁刚教授医疗组、麻醉科刘斌主任和杜斌医生、小儿ICU赖巍医生通力合作,成功完成了该例高危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现临床症状已明显缓解,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已逐步趋于正常,于近日临床康复出院。 此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与成功完成,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充分的术前预案讨论以及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使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得到了有效安全的治疗,也进一步凸显了我院作为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的地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