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肿瘤科 (共4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综合科肿瘤放疗科、化疗科及生物治疗科是在1995年依托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成立的专门学科,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开展肿瘤放射及化学治疗的中心,放射治疗的历史可追溯到1933年,当时已使用放射钴镭治疗宫颈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肿瘤生物治疗科,是由魏于全院士1996年筹建的国内规模最大的肿瘤生物治疗临床科室,其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三科主要医护骨干及部分乳腺外科骨干人员强强联合,形成现在的肿瘤中心头颈乳腺肿瘤科。
  肿瘤综合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拥有各级医护及专业技术人员共56人,包括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34人,技术员及工人5人。设有病床140张。
  肿瘤综合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及亚专业包括头颈部肿瘤、乳腺癌、恶性淋巴瘤、骨软组织肿瘤及肿瘤介入诊断及以头颈肿瘤、肝癌为主的介入治疗,基因靶向治疗等。
  肿瘤综合科开展了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2007年治疗头颈恶性肿瘤患者1129人次, 乳腺肿瘤患者1066人次,肺部肿瘤439人次,淋巴瘤201人次,其他肿瘤727人次。恶性肿瘤治疗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肿瘤综合科还是国家指定的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单位,已承担和完成了数十项国内外新药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并与慈善机构与大型跨国企业合作进行不定期的防癌、抗癌知识讲座以及赠药活动。住院病人完全有机会获得与欧美发达国家一致的世界上最新的抗肿瘤治疗。
  肿瘤综合科依托位于高新区华西科技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我科具备进行分子生物学、化学纳米生物技术、有机高分子材料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基因工程药物开发、转基因及基因敲除及各种动物实验等多方面研究条件,还与美英等国的一流实验室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完成一例高危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

近日,我院小儿外科泌尿专业组黄鲁刚教授医疗团队与麻醉科密切合作,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高风险的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患儿为来自云南的一名9岁男孩,发现“血压高及右侧肾上腺占位”一年余,已在省外多家医院诊断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因患儿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风险极大,经介绍转诊入我院小儿外科治疗。 入院后查患儿血清去钾肾上腺素高达45793ng/L,据查目前尚无如此高水平去钾肾上腺素的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同时患儿存在明显的活动后心累气紧等心功能不全表现,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左心为主;左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测值减低(EF:28 %)。术前经小儿外科、麻醉科及华西附二院心血管内科联合会诊,均认为患儿高危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明确,因肿瘤内分泌功能强大及病程较长等因素,现患儿伴有可能系儿茶酚胺心肌病导致的严重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有高度死亡风险;目前只有尽快手术切除肿瘤才能缓解患儿病情,挽救其生命。 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治疗风险并获得其理解同意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黄鲁刚教授医疗组、麻醉科刘斌主任和杜斌医生、小儿ICU赖巍医生通力合作,成功完成了该例高危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现临床症状已明显缓解,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已逐步趋于正常,于近日临床康复出院。 此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与成功完成,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充分的术前预案讨论以及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使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得到了有效安全的治疗,也进一步凸显了我院作为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的地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