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胸外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华西医院胸外科创立于1954年,由我国胸外科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杨振华教授担任主任,是国内最早建立的胸心血管外科专业之一。1978年获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1993年获临床学博士学位授权。1994年创办《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7年创办《中国肺癌杂志》。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6年,成为卫生部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复旦大学全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版第4名,2011年获评卫生部全国重点专科,排名全国第3。

华西医院在国内胸外科领域有着辉煌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上腔静脉置换术、左心房部分切除术、体外循环下肺动脉主干/主动脉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食管分层吻合技术、胸内食管胃半机械吻合术均具国内先进水平。在最近十多年,微创技术在华西胸外科得到巨大发展,率先在国内开展全胸腔镜肺叶(癌)切除术,并在国内广泛推广。大量开展了微创胸腔镜食管癌手术及纵隔手术。我科还率先在我国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双肺序贯移植手术,并取得成功。

胸外科现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临床医师达60%,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3人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被评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1~2010年已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30人,硕士研究生60人。胸外科现有核定普通床位数148张,(19病区胸外科84张,18病区呼吸综合病房24张,上锦南府院区40张),并与心脏大血管外科共用ICU床位20张。现设8个医疗组,每年门诊量15000余人次,2011年普胸外科手术2200余例。

已开展的手术包括:1) 气管手术:气管肿瘤切除术,隆突切除成形术。2) 肺手术:肺叶切除术;支气管肺动脉袖式成形肺叶除术;全肺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减容术等。3) 食管手术: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术;Heller's术;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食管抗反流手术;食管破裂修补术;食管憩室切除术等。4) 膈肌及纵隔疾病手术:外伤性膈疝修补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纵隔内巨大肿瘤切除术,胸腺瘤切除术,胸腺扩大切除术等。5) 胸壁及胸膜腔疾病手术:胸壁良性肿瘤切除术;胸壁恶性肿瘤切除、胸壁修补重建术;脓胸廓清术;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胸膜间皮瘤切除术等。6) 胸腔镜手术:肺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支气管、血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术;肺大疱切除术、胸膜固定术;肺良性肿瘤切除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重症肌无力全胸腺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食管憩室切除术;食管肌层切开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胸导管结扎术;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漏斗胸矫治术。7) 纵隔镜手术:纵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活检术。8)肺移植手术:各类肺部终末期疾病的单肺移植以及双肺移植术。

其中各种疾病均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1)肺癌和食管癌的规范化治疗:我科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讨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院内多学科合作对肺癌、食管癌的术前评估、手术指征、规范化手术方案、术后综合治疗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案,强调根据临床分期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制定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2)微创化手术和快速康复:微创胸腔镜手术涵盖了所有胸外科常见病种,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和措施,手术质量和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大大提高。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其特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3)胸部各种疑难杂症和高难度手术:胸外科在数十年上万例手术病例积累的基础上,对胸部各种复杂手术和高难度手术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例如:左心房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体外循环下肺动脉主干/主动脉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癌切除术、中央型肺癌行肺癌切除并隆突切除成形术、肺癌行支气管和血管双袖式切除术;上腔静脉切除置换手术;胸壁切除、肺动脉切除置换等复合性上腔静脉切除置换手术;气管肿瘤切除术;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结肠代食管消化道重建手术;气管食管瘘一期切除消化道重建术;以及各种复杂胸腔镜手术等。4)医护一体化模式:开展医护一体化整体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围术期治疗提供高质量的快速康复服务。

胸外科常年承担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预防医学、妇幼卫生专业以及全国各地进修医师的胸外科教学培养和训练工作,组织全国胸外科学习班。数十年来为全国各地培养胸外科专业医师五百多名,培养研究生近百名。我院胸外科是卫生部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并作为我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主要参与单位获得了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在亚洲地区的首家认证教育机构。我科还参与了制订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的国际协作项目,卫生部胸外科常见疾病诊治临床路径的制订,抗癌协会食管癌诊治指南的制订,以及卫生部肺癌诊疗规范的制订。

近年来,本学科坚持学科交叉,临床与基础结合,以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学科学术水平为主导思想,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宗旨,以服务于临床病人为目标,促进校内和院内学科交叉,形成了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学科交叉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2001~2010年,承担或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1项、“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国际资助项目5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完成一例高危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

近日,我院小儿外科泌尿专业组黄鲁刚教授医疗团队与麻醉科密切合作,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高风险的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患儿为来自云南的一名9岁男孩,发现“血压高及右侧肾上腺占位”一年余,已在省外多家医院诊断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因患儿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风险极大,经介绍转诊入我院小儿外科治疗。 入院后查患儿血清去钾肾上腺素高达45793ng/L,据查目前尚无如此高水平去钾肾上腺素的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同时患儿存在明显的活动后心累气紧等心功能不全表现,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左心为主;左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测值减低(EF:28 %)。术前经小儿外科、麻醉科及华西附二院心血管内科联合会诊,均认为患儿高危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明确,因肿瘤内分泌功能强大及病程较长等因素,现患儿伴有可能系儿茶酚胺心肌病导致的严重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有高度死亡风险;目前只有尽快手术切除肿瘤才能缓解患儿病情,挽救其生命。 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治疗风险并获得其理解同意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黄鲁刚教授医疗组、麻醉科刘斌主任和杜斌医生、小儿ICU赖巍医生通力合作,成功完成了该例高危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现临床症状已明显缓解,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已逐步趋于正常,于近日临床康复出院。 此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与成功完成,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充分的术前预案讨论以及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使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得到了有效安全的治疗,也进一步凸显了我院作为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的地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