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共2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代谢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我国医学院校中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在老一辈的内分泌专家如梁荩忠教授、邓尚平教授、张存泓教授等的亲自领导和培育下,经过该学科几代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西部地区一流水平、在全国内分泌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医学专科。内分泌科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教研室的分科,内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四川省重点学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内分泌专业基地。有医师21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0名,并聘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讲座教授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讲师)3名,护士29名,实验技术人员3名,有博士导师3名,硕士导师9名。
  内分泌代谢科目前住院部共有93张病床;门诊则由17位教授(主任医师)和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轮流出内分泌专家门诊(具体见专家一览),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均有2~3位专家同时应诊,周六上午也有副高以上的专家应诊。梁荩忠教授、李秀钧教授、张存弘教授、魏松全教授等著名内分泌专家轮流在名老专家会诊中心应诊。年门诊诊治病人近50000人次。内分泌代谢科技术力量雄厚,解决了大量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疑难重症的诊治问题,对诸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以及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痛风,代谢性骨病等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及代谢性骨病方面的诊治更具优势。去年,内分泌代谢科联合外科、放射科等科室先后成立了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和骨质疏松治疗教育中心,为糖尿病足和骨质疏松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隶属于内分泌科的糖尿病胰岛素研究室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糖尿病医疗教育中心和我科创办的糖尿病教育刊物华西联谊宣传糖尿病和肥胖症防治知识,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完成一例高危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

近日,我院小儿外科泌尿专业组黄鲁刚教授医疗团队与麻醉科密切合作,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高风险的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患儿为来自云南的一名9岁男孩,发现“血压高及右侧肾上腺占位”一年余,已在省外多家医院诊断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因患儿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风险极大,经介绍转诊入我院小儿外科治疗。 入院后查患儿血清去钾肾上腺素高达45793ng/L,据查目前尚无如此高水平去钾肾上腺素的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同时患儿存在明显的活动后心累气紧等心功能不全表现,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左心为主;左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测值减低(EF:28 %)。术前经小儿外科、麻醉科及华西附二院心血管内科联合会诊,均认为患儿高危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明确,因肿瘤内分泌功能强大及病程较长等因素,现患儿伴有可能系儿茶酚胺心肌病导致的严重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有高度死亡风险;目前只有尽快手术切除肿瘤才能缓解患儿病情,挽救其生命。 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治疗风险并获得其理解同意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黄鲁刚教授医疗组、麻醉科刘斌主任和杜斌医生、小儿ICU赖巍医生通力合作,成功完成了该例高危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现临床症状已明显缓解,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已逐步趋于正常,于近日临床康复出院。 此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与成功完成,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充分的术前预案讨论以及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使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得到了有效安全的治疗,也进一步凸显了我院作为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的地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