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共2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代谢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我国医学院校中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在老一辈的内分泌专家如梁荩忠教授、邓尚平教授、张存泓教授等的亲自领导和培育下,经过该学科几代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西部地区一流水平、在全国内分泌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医学专科。内分泌科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教研室的分科,内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四川省重点学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内分泌专业基地。有医师21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0名,并聘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讲座教授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讲师)3名,护士29名,实验技术人员3名,有博士导师3名,硕士导师9名。
  内分泌代谢科目前住院部共有93张病床;门诊则由17位教授(主任医师)和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轮流出内分泌专家门诊(具体见专家一览),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均有2~3位专家同时应诊,周六上午也有副高以上的专家应诊。梁荩忠教授、李秀钧教授、张存弘教授、魏松全教授等著名内分泌专家轮流在名老专家会诊中心应诊。年门诊诊治病人近50000人次。内分泌代谢科技术力量雄厚,解决了大量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疑难重症的诊治问题,对诸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以及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痛风,代谢性骨病等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及代谢性骨病方面的诊治更具优势。去年,内分泌代谢科联合外科、放射科等科室先后成立了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和骨质疏松治疗教育中心,为糖尿病足和骨质疏松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隶属于内分泌科的糖尿病胰岛素研究室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糖尿病医疗教育中心和我科创办的糖尿病教育刊物华西联谊宣传糖尿病和肥胖症防治知识,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完成一例高危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

近日,我院小儿外科泌尿专业组黄鲁刚教授医疗团队与麻醉科密切合作,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高风险的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患儿为来自云南的一名9岁男孩,发现“血压高及右侧肾上腺占位”一年余,已在省外多家医院诊断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因患儿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风险极大,经介绍转诊入我院小儿外科治疗。 入院后查患儿血清去钾肾上腺素高达45793ng/L,据查目前尚无如此高水平去钾肾上腺素的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同时患儿存在明显的活动后心累气紧等心功能不全表现,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左心为主;左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测值减低(EF:28 %)。术前经小儿外科、麻醉科及华西附二院心血管内科联合会诊,均认为患儿高危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明确,因肿瘤内分泌功能强大及病程较长等因素,现患儿伴有可能系儿茶酚胺心肌病导致的严重心功能不全,手术及围手术期有高度死亡风险;目前只有尽快手术切除肿瘤才能缓解患儿病情,挽救其生命。 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治疗风险并获得其理解同意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黄鲁刚教授医疗组、麻醉科刘斌主任和杜斌医生、小儿ICU赖巍医生通力合作,成功完成了该例高危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现临床症状已明显缓解,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已逐步趋于正常,于近日临床康复出院。 此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与成功完成,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充分的术前预案讨论以及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使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得到了有效安全的治疗,也进一步凸显了我院作为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的地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