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眼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经过40余年的发展,现已忧为渝东南地区眼病防治及白内障复明中心。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员配置合理。现有编制床位20张,眼科医师6名(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研究生),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 仪器设备:科室拥有多功能手术显微镜2台;眼科裂隙灯3台;佳能RKS全电脑验光仪及曲率检查仪(日本);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加拿大昆腾),A超检查仪(美国);重大高科全电脑视野仪。即将购置眼底荧光造影仪及准分子激光手术全套设备(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非接触式眼压计等)。 业务开展:科室除开展了外眼良、恶性肿瘤切除、上睑下垂矫正、外伤性眼睑闭合不全矫正并植皮术、睑内外翻矫正、翼状胬肉切除并羊膜移植、抗各种青光眼术式、泪囊鼻腔吻合、下泪小管断裂吻合及斜弱视治疗外,还率先在渝东南地区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活动性义眼台植入术(该科研项目获涪陵区200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科室今后业务发展方向: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及眼底激光。 眼科病房位于综合病房楼4楼,眼科门诊部、准分子激光中心、白内障复明中心、视光学部位于门诊大楼3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共用电动剃须刀会传染艾滋病吗
聂小娟
回答: 共用电动剃须刀一般不会传染艾滋病,但若存在破损皮肤接触病毒污染的血液,存在极低概率的传播风险。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且对消毒剂敏感。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环境中的存活能力较弱,离开宿主后通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失去活性。电动剃须刀表面若未沾染新鲜血液,病毒难以通过干燥的刀片或外壳传播。日常使用中,剃须刀接触的多为表皮角质层,完整皮肤能有效阻隔病毒侵入。即使刀头残留微量血液,病毒载量也远低于感染阈值,且暴露于空气后病毒迅速失活。 当双方皮肤同时存在开放性伤口且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时,理论上有微量传播可能。这种情况需满足三个条件:剃须刀上存在艾滋病感染者未干涸血液,使用者在短时间内接触该血液,接触部位存在活动性出血伤口。实际生活中这种多重条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极低,规范的清洁消毒可进一步降低风险。 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护理工具,使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消毒刀头。若发生高危暴露行为,如被明确污染的剃须刀划伤出血,应在72小时内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评估。日常预防艾滋病更应关注安全性行为、规范医疗操作等主要传播途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