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胸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基本情况

中山一院胸外科前身为1976年成立的心胸外科。进入21世纪后,由于胸部肿瘤患者迅速增加,为适应胸外科业务扩展的需要和各病种复杂化、专业化的问题,2005年5月8日胸外科正式开区。

科室拥有一批兼有包括心脏手术和丰富普胸外科经验的医护人员,辖下有两个病区,包括本部胸外科及黄埔院区胸心外科,总床位数达50张,其中高级职称医师8名,其中正高职称5人,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

临床工作

胸外科主要诊治胸部常见疾病,包括肺良恶性肿瘤、食管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胸部外伤、胸部畸形、胸壁疾病、气管肿物和胸部外伤等,尤其在对较晚期、巨大和疑难胸部肿瘤的扩大根治领域较具有优势。胸外科的工作量和手术量以接近20%/年的速度稳步上升。每年共收治病人约1300人/次,年增长率超10%。完成各类大小手术近900台/年,年增长率超10%。其中,肺癌、食道癌、纵隔肿瘤和重症肌无力等胸外科主要支柱结构病占64%以上。病人治愈好转率达98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率达99%以上。手术的数量、模式和种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2005年6月由我科主任罗红鹤教授主刀完成了1例深低温停循环下肺动脉肉瘤剥脱和右侧全肺切除术;微创电视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达国内乃至国际水平,成熟开展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双肺叶切除、食管癌切除等手术技术,近期已成功开展3D胸腔镜手术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逐渐形成华南区的手术中心地位,显示出国内先进的治疗水平。

科学研究

科研方面,以研究胸外科常见疾病如胸腺疾病、肺癌、食管癌等的诊断与治疗为主要科研方向,狠抓科研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调控和逐步完善,做到各项科研工作规范,有章可循,有条不紊。自2008年起我科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及横向基金多项,资助金额超过150万元。每年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每年约5-8篇。此外,每年主编或参编各类专著3-5部。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面,科室每年均派遣各层次人员参加国内外相关重大的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我科每年招收新硕士研究生3-5名。每年招收全国各地胸外科进修生2-6名。我科各位教师均对教学认真负责,积极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在科主任罗红鹤教授的组织下,举办了多次科内学术讲座,每年组织实施院内医学继续教育课程10余次,加快我科医护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自2007年起,我科每年在省内均成功主办“广东省胸外科医师学术沙龙”,受到省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近期并在筹划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进一步提高我科的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医务人员职业形象专题讲座

8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职工的职业素养,我院工会特邀请广东省总工会女职工部副调研员严璧,来我院门诊17楼讲学厅做《在礼仪修炼中提升职业形象》专题讲座,我院有300多医护人员参加讲座。 “怀敬畏之心,才可能减少失礼、失当”。讲座伊始,严璧女士以饱含哲理的语言开篇,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积极互动。从职业妆容到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到形象气质,从类比鼓励到职责意识,严女士详细阐释了礼仪在职业活动与社交当中的重要作用,条分缕析地向大家讲解了职业场合的礼仪规范,并就容易走入误区的公共礼仪进行现场互动。严女士旁征博引,循循善诱,风趣幽默的话语不时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 讲座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都觉得讲座内容丰富精彩,受益匪浅。在全院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主题的行风建设之际,工会举办此类讲座,对提高医院职工的职业素养、促进医院的行风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在礼仪学习修炼中提升我们的职业形象,提升我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度,从而可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悦。(工会)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肚子上面胸下面中间疼
郝盼盼
回答: 肚子上面胸下面中间疼可能是由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胆囊炎或肋间神经痛等原因引起的。该部位疼痛通常与消化系统或胸腹壁神经相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1、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由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胀痛,可能伴随嗳气、食欲下降。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片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2、胃炎 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关,疼痛多位于剑突下,可能伴反酸、恶心。需进行胃镜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胃溃疡 胃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空腹时加重,进食后缓解,可能伴黑便。确诊需依赖胃镜,治疗需联合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克拉霉素片等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同时需戒烟酒。 4、胆囊炎 胆囊炎常因胆结石引发,疼痛位于右上腹或剑突下,向右肩放射,可能伴发热、黄疸。超声检查可确诊,急性期需禁食并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消旋山莨菪碱片治疗,慢性期可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 5、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表现为沿肋间隙的刺痛或灼痛,咳嗽时加重,可能与病毒感染、胸椎病变有关。可进行热敷缓解,严重时需使用普瑞巴林胶囊、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物理治疗改善症状。 出现该部位持续疼痛或伴随呕血、高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帮助缓解不适。疼痛期间可暂时选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加重胃肠负担。若疼痛与情绪相关,可通过冥想、散步等方式调节心理状态。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