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市内首家开展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技术

近日,我院在市内首家应用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技术,成功救治了1例严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呼吸衰竭患儿。 患儿是第2胎,胎龄32周,于2014年3月23日在本院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6kg,出生时全身青紫,无呼吸,肌张力低下,心率约100次/分。新生儿科胡泽华住院总医师立即予清理呼吸道、接面罩呼吸囊加压给氧等处理后患儿仍无自主呼吸,即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复苏抢救后患儿肤色、呼吸、肌张力较前改善,但仍有口吐白沫、气促,转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当班李曼莎医师接诊患儿后发现该患儿开始出现反应差,考虑患儿发生呼吸衰竭且病情危重,急查床边胸片,基本明确“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即予足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滴入替代治疗,很快患儿呼吸、循环情况较前改善,但呼吸还是很快,不久开始出现躁动,伴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下降,甚至间中出现唇周发绀,看来这小不点已经开始有“叛逆心理”,这呼吸机让他不舒服,出现人机不同步、人机抵抗。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很难避免增加呼吸肌肉负担,导致脱机困难,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还可能增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及后期发生慢性肺疾病的风险。 虽然调整了呼吸机的参数,但宝宝的状态还是无法改善,换言之,患儿的情况是“既离不开呼吸机,也受不了呼吸机”。这时候,医师护士们不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局势。于是,胡医生及时通知李薇主任到场,李主任详细了解病情后当机立断改用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技术。对!NAVA是一种更加人性化、更贴心的新型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相信宝宝和它能“合得来”。于是,在李主任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操作。神奇出现了,呼吸机及监护仪刺耳的报警声音一下子消失了,宝宝也安静下来了,而且吸气触发延迟时间明显缩短,呼吸力学参数均较原来的模式明显降低。换言之,较为“温柔”的NAVA更了解宝宝的需要,既不“管得太紧”,也不“放任自如”,遇到这样的好“对象”,宝宝自是“身心舒坦”了许多。嘘,瞧他睡得多香啊!三天后,顺利撤了呼吸机辅助通气。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能开展NAVA的主要集中在大的教学医院,而我省也仅有几家部、省级医院开展。我院新生儿科作为省临床重点专科,是莞南地区急危重症新生儿的转诊与救治中心,该技术在我院的使用与推广,为我市及周边地区重症患儿的救治带来福音。 链接:机械通气作为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手段,是早产儿呼吸治疗和管理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传统机械通气模式所致的人机不同步、呼吸肌负担加重,脱机困难,均可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近来出现以膈肌电活动信号(EAdi)监测为基础,由患者神经冲动直接触发呼吸机工作的NAVA解决了传统呼吸机面临的困境。NAVA通过自身反馈调节机制,维持通气支持水平与自身呼吸驱动相匹配。简单点说,NAVA先通过膈神经感受宝宝的需要,然后提供最适合的通气,所以能更好地实现人机同步性;减轻呼吸肌肉负载、避免肺泡过渡膨胀;是一种更加人性化,更接近生理状态的机械通气模式,具有潜在的肺保护作用;还可利用EAdi指导PEEP的选择及评价机械通气同步性,判断呼吸中枢驱动、呼吸机参数设置的效果及镇静效果。 (新生儿科:陈葵带 李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