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眼科 (共58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一、历史回眸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成立于1920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眼科。许多国际一流的眼科学家,如Dr. Harvey Howard、Dr. Fuchs 父子曾在这里主持工作。被誉为“东方的维也纳眼科中心”。从1920年代起,举办多期眼科学习班,中国许多著名的眼科专家都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学习。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基础扎实、工作严谨、临床和科研并进的传统,成为专业齐全,融医、教、研一体的眼科基地,整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首批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4年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
  从1950年以来,科内多位教授担任中华眼科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等重要职务。罗宗贤教授历任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胡铮教授历任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劳远 教授历任中华眼科学会委员和中华眼科杂志编委,张承芬教授任中华眼科杂志编委和中华眼底病杂志副总编辑。目前赵家良教授担任中华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总编辑、中华眼科学会防盲学组组长、世界卫生组织临时顾问、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联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今年10月,他被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董方田教授担任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成员、中华眼科杂志和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委。陈有信副教授担任中华眼科学会秘书、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基础及临床杂志编委。赖宗白教主任医师为中华眼科学会视觉生理学组成员。
  二、现在科室规模及人员梯队
  眼科目前共有床位56张,其中东院44张,西院12张。专业学组有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病、眼科流行病与防盲、神经眼科葡萄膜炎、屈光、斜视和弱视及临床药理等。此外还设有眼科实验室。2004年又建立了眼视光学医疗中心。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人员梯队更趋合理。目前全科有72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8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20人,住院医师15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32人,硕士学会的10人。共有技术人员10人,其中主管技师7人,技师1人,技术员2人。
  现任科主任为董方田教授,科副主任为叶俊杰教授、钟勇副教授和陈有信副教授。
  三、临床医疗
  作为大型综合医院的一个科室,眼科能承担各种眼病,包括疑难眼病的诊治工作。在眼科的各个专业领域内都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为患者服务。每年不但完成大量的普通门诊、专科门诊、特需门诊和病房工作,还多次圆满地完成了特殊的医疗任务,经常承担下乡、支援其他单位等医疗任务。近年来承担的援外任务有:健康快车的任务已承担了2年,支援新疆塔城的任务已承担了3年,支援澳门的任务已承担了3年。短期的任务有西藏、甘肃和宁夏的防盲治盲任务。近几年来,保持有2名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援外,最多时达5人。眼科病房工作在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开展病房的各项工作,手术量约3000例/年、病床使用率99%左右、周转率7天。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眼科早在1958年就设立了专业学组,对促进学科发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起了很大作用。眼底病、青光眼、角膜屈光手术、神经眼科、葡萄膜炎等专业学组均为国内公认的优势专业:
  1、眼底病学组:由张承芬教授、董方田教授等主持。眼底病在国内最早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研究;最早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病的激光治疗;最早开展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视网膜黄斑前膜手术、黄斑下膜及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的手术、最早开展了脉络膜血管造影的临床工作。正在进行的视网膜移植等研究也促进了临床工作的开展。
  2、青光眼学组:青光眼是眼科最早成立的专科之一,现由赵家良教授、李静贞教授等主持。青光眼学组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治疗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其临床诊治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通过发病机制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早期诊断方法,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最早建立了青光眼的诊断筛查负荷试验。率先在国内开展激光扫描眼底镜在青光眼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激光虹膜切除、激光小梁成形术,房水引流装置置入手术。
  3、角膜病及屈光手术组:在中国最先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多年来为上万名近视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手段和效果,并为国内15个屈光角膜中心进行了培训。开展角膜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使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治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协和眼库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眼库之一。已经成功培养了角膜基质细胞并传代,研究了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角膜上皮生长及角膜创伤修复的关系。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
  4、神经眼科学组:由劳远 教授、钟勇副教授等主持,在疑难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不但为许多眼科病人解除了病痛,还协助神经外科等做了大量的诊断工作。
  5、葡萄膜炎:由胡天圣教授、张美芬副教授等主持,临床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大量疑难的葡萄膜炎病人解除了病痛。开展了葡萄膜炎的合理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研究,促进了临床工作。
  6、眼视光学医疗中心:这是今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新建立的一个专业。目前运转状况良好,已全面地开展了验光、配镜和白内障门诊手术等服务。
  四、科研工作和成果
  长期以来,眼科以临床需要和防盲治盲为导向重视和开展科研工作,并且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科内人员的作用,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如大功率氩激光对兔眼视网膜疗效的研究、兔眼视网膜前脱离形成的研究、晶状体蛋白的免疫测定、细胞半乳糖激酶测定、垂体瘤的眼部改变、视交叉的血液供应、蝶鞍部病变的视野改变、激光治疗青光眼的机制和疗效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研究、视网膜移植研究、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毛细血管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相关因子相互作用和调控的研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肝细胞生长因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活化模型的研究等。
  开展防盲治盲和眼病流行病学研究也是眼科的重要任务。眼科在国内率先开始建立农村防盲基地。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合作,防盲研究工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84年在北京市郊区进行眼病流行病学调查。1989年进行西藏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获美国眼科和视觉研究学会优秀论文奖。1991年在河南林县进行白内障的干预试验,证实维生素B2可降低核性白内障的患病率。1996年进行白内障手术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研究,首次在全国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整群随机抽样研究,对大规模的白内障手术效果进行评价。1998年及2000年与WHO及NEI合作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儿童屈光不正及其随访研究,使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结果在2000年日内瓦举行的关于预防和治疗儿童屈光不正的国际会议上,成为WHO决策的重要的基础资料。
  眼科是北京市唯一的眼科临床药理基地,从1996年以来,已经高质量地完成了35项眼科临床药理试验。
  近5年来,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主要研究课题有:
  赵家良、马建民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国家科技部,人民币200万元; 李维业、罗岩、钟勇等:国家973国际合作专项基金,人民币100万元; 赵家良、马建民等:特异性TGF (2 dsRNA 在青光眼滤过泡瘢痕化防治中的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民币20万元; 赵家良、睢瑞芳:原发性青光眼分子遗传学研究-首都医学发展基金,人民币75万元; 赵家良、睢瑞芳:高度近视眼遗传研究-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人民币15万元; 赵家良: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在小梁细胞的表达和作用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8万元人民币; 赵家良:眼科临床指南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1万美元; 董方田: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相关因素研究-院科研基金, 人民币18万元; 董方田:视网膜移植临床和基础研究-院科研基金,人民币4万元; 陈有信:肝细胞生长因子在PVR发生机理中的作用-教育部启动基金,人民币4万元; 陈有信:中国科学出版基金,人民币4万元; 睢瑞芳:高度近视眼家系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院内基金,人民币4万元; 于伟泓:大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基础研究-院内基金,人民币6万元; 马建民:北京市科技新星基金,人民币7万元。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20篇。
  近五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香港国际眼科学术大会金奖1项,亚太白内障屈光手术大会奖1项,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一等奖1项,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会议金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五、教学与人才培养
  眼科历来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工作。每年圆满完成了协和医大本科生、七转八、护理系的教学工作。有多名医师荣获院优秀教师称号。每年举办一次的眼科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学习班,进行系统的眼科学授课。该学习班已经吸引了全市的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参加。2004年完成了二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的任务,授课的内容得到了来自全国的学员的好评。
  眼科重视研究生教学工作。从1978年以来,已经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多人,博士后2人。他们毕业后活跃在国内外眼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领域中。现有在读博士后2名,博士生8名,硕士生7名。
  近五年来出版的专著有6部,如“眼底病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眼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眼视光公共卫生学”、“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基础及相关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眼科临床问答200问”,其中“眼底病学”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编写的教科书或专著共17部。
  由于眼科发扬了北京协和医院的优良传统,重学术、讲奉献,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不但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和尊重,而且也得到了国际眼科界的认可和尊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启动会召开

7月23日,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 and Therapeutic Evaluation of Rheumatic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ETHERTB)课题启动会在我院学术会堂报告厅举行。 受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重大专项处邢若奇处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研究所所长、结核领域病原专家组组长金奇教授。我院张抒扬副院长、内科学系主任张奉春教授、感染内科前任主任邓国华教授、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赵岩教授、科研处黄辉副处长、财务处王爱青副处长以及12家课题分中心负责人出席本次启动会。会议由该项目负责人、感染内科副主任刘晓清教授主持。 张抒扬副院长在欢迎辞中讲到,该课题研究人群为风湿免疫病患者,是一组特殊的人群,为我国结核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个新的艰巨任务,课题意义重大,利国利民。同时,本课题依托全国排名第一的风湿免疫科,通过与感染内科共同合作,组建了非常优秀的团队,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张院长表示,医院及科研管理部门将全力做好项目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希望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风湿免疫科、感染内科以及各参加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做好该项目。同时,希望项目终期考核时能够实现科技的创新及转化医学的应用,对该领域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随后,邢若奇处长首先提出传染病专项的主要目标,即降低“三病两率”和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结核病防治作为近年来的弱势项目亟需加强,希望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医务人员加入到研究团队中。邢处长指出,我国目前缺乏风湿免疫病人群结核患病率、发病率的流行病学基线数据,该课题做了很好的补充,希望能够探索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建立示范区,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此外,邢处长表示,国家近年来对项目的科研管理、经费管理、成果产出和伦理等方面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顺利通过终期审核。 金奇所长还指出,在未来可预见的10-20年,不对结核病预防性疫苗抱有希望,在治疗上近50年基本无新药。此外,目前结核发现率低,治疗率低,多耐药比例高。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数据显示,每年新发病人可达100多万。这些问题导致结核疫情及面临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希望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推动我国结核病的防控和防治。本项目依托强大的团队,希望能够达到三个方面的成果:第一,建立风湿免疫病人群结核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基线;第二,探索风湿免疫病合并结核患者新的治疗方案;第三,示范推广经验。 刘晓清主任介绍了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及技术路线、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考核指标、年度计划及目标等。刘主任强调,各分中心要先做预实验,经感染科、风湿免疫科、流行病学专家及总中心讨论后,方可进行正式招募。张奉春主任和曾小峰主任均指出该课题意义重大,表示一定群策群力,努力把课题做好。 科研处黄辉副处长、财务处王爱青副处长分别从项目总体要求、项目管理依据、财务管理、生物安全管理、成果管理以及结题验收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具体要求。 最后,刘晓清主任介绍了项目的任务计划,各分中心分别对科室规模、构成、年度计划等做了介绍,并就一些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我国是结核病大国,每年新发病例100多万。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100多万,而风湿免疫病近年来在我国也是一个庞大的人群。该人群由于自身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缺陷,是结核的易感人群。而我国目前缺失这部分人群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基线数据,也无风湿免疫病人群结核规范治疗的相应指南,因此,该项目将填补中国乃至世界上这方面的空白,具有重大意义。 该课题由我院作为总牵头单位,发挥协和在风湿病与结核病方面的优势,联合全国其它12家大型三甲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等协同攻关,为今后多学科合作提供了很好范例。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