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

小儿神经外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即神经外科中心一病区是在中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王忠诚院士亲自指导下成立的。以研究和诊治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专科中心,它涉及整个小儿神经外科领域,该科是全国创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治疗和手术例数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小儿神外专科。
  神外一病区拥有院士1名,教授及主任医师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生研究生导师1名,其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6名。
  科室依托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强大的临床和科研优势,现设有固定病床40余张,年收治病人数量近800例,手术600余例,在小儿神外领域其手术数量和质量均居世界前列。
  拥有高场强和功能磁共振、脑磁图仪、64排螺旋CT、术中神经导航系统、伽玛刀等一大批世界顶级水平的诊疗设备,并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设有相关的神经解剖、神经病理及神经电生理等实验室。
  科室创建47年来,在王忠诚院士的领导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涌现出以罗世祺、马振宇、张玉琪、甲戈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在小儿神经外科的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率先提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并提出了新的治疗原则及预后可能的相关因素,从而改变了人们对此类肿瘤的认识;在国内最早研究和介绍“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率先开展显微手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迄今为止,经治病例例数居世界之首,效果良好;在国内率先规范和完善了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CTs)的诊断标准,提出了GCTs的治疗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2)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胼胝体—透明隔—穹隆间入路的手术方式切除第三脑室肿瘤,并创新性的应用此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后部的肿瘤,改变了颅内中线部位的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差的局面;率先在国内开展“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及“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除三室后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国内首次提出儿童颅内巨大肿瘤根据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可以采取不同入路、分次切除的思路,提高了手术全切率,减少了患儿的手术风险及术后的并发症;率先开展了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手术,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技巧,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
  (3)率先提出神经外科术后患儿水电解质紊乱与昏迷、癫痫发生的相关关系,并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将鞍区肿瘤的治疗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很早便认识到儿童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垂体反应性增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使此类患儿既解除了病痛又避免了垂体功能损伤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
  到目前为止,该科室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得30余项国家级、市级科技奖励,科室人员主编或参编了20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同时科室制定了小儿神经外科医师培养规范及研究生在小儿神经外科轮转培训计划,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神经外科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为推动中国小儿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首次完成高难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大多数患者是通过药物治疗的,但由于药物治疗存在成功率低、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痛苦小、微创、可以根治疾病的特点。患者住院时间短,1-3天即可出院,术后恢复快。对于室上速、房速、房扑、室早以及特发性室速等心律失常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对于房颤、器质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采用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医院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科今年申报的新技术项目,即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已经正式启动。心血管内科成立了以博士后林涛医师为组长的心脏电生理专业团队,在我院首次开展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目前已完成7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这7例患者包括室上速2例,室早1例,房扑2例,界棘房速1例,房室结双径合并房扑1例。这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3天康复出院。心血管内科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的诊治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能够跟上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技术,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也为未来学科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