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

基本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基本外科续源于原省立医院普外科,成立于1937年,作为外科最基本的科室,普外科亦同时成立;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于2006年搬入新综合大楼,在普外科基础上成立了福建省立基本外科,实际为普外科的延续。国内如“北京协和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均以此命名。省立医院基本外科现为医院的一级科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建设,现已成为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科室。系省科技厅优先发展学科,省卫生厅医学重点专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医师4名,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每年接受福建医科大学等高校见习、实习医师以及全省各地的进修医师数十名。科室年门诊量大于10000人次,现开放47张床位,年收治病人数超过1200人次,每年开展各类手术包括微创手术800余台。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齐全。特别在内分泌肿瘤(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胰岛细胞瘤等),乳腺疾病,门脉高压症,胰腺炎和胰腺癌,腹壁疝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居省内领先地位。
  基本外科亦称普通外科,具体专业范围包括:
  1、颈部疾病:主要是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如甲亢、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癌和甲状旁腺瘤等。甲状腺肿瘤的治疗及手术操作技术经过系列改进达到规范;广泛开展了腔镜甲状腺结节切除及甲状腺癌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获得最佳疗效的同时兼顾了美容效果。开展甲状旁腺肿瘤力的定性定位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目前已逐步成为省内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疑难、复杂甲状腺疾病的会诊治疗中心。
  2、乳腺疾病:各类乳腺良恶性疾病,如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科室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钼靶摄影机行乳腺摄片,并结合乳腺摄片行选择性乳管造影对乳头溢液进行定性定位诊断;对乳内可疑病变行计算机立体定位、高精确度穿刺活检以对乳腺疾病早期诊断;开展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术及乳癌综合治疗;对中晚期乳癌广泛开展以改良根治术为主,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内分泌及靶向治疗、中医辅助等全新综合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对良性乳腺疾病的手术切口采用美容技术,切口疤痕小,外观美容。
  3、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根据具体病因及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选择断流和/或分流手术,术后病人的近、远期的门脉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最大限度的保护肝功能,取得良好疗效。
  4、胰腺疾病:各类胰腺肿瘤(如胰腺癌和胰岛细胞瘤)及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采用个体化方按治疗急慢性胰腺炎,使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部分极高危病人救治成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诊疗体系。胰腺肿瘤新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5、疝及腹壁疾病:各类腹外疝、腹壁肿瘤、腹膜及腹膜后肿瘤等。在省内最早开展人造网片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各种复杂疝、复发疝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材料和修补方法,术后患者基本无传统术式所出现的不适症状,恢复快、复发率低。处国内先进水平。
  6、其它腹部外科疾病:各种急腹症如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阑尾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等,以及胃、结肠、直肠良恶性肿瘤;肠瘘的治疗,短肠综合征,脾脏外伤、肿瘤、脾脏功能亢进症。
  7、血管性疾病:周围血管损伤、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等。
  8、皮肤小肿瘤和炎症:如脂肪瘤、粉瘤、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基本外科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口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体医护人员将遵循“精于医术,诚于医德”的院训,发扬传统,锐意进取,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信誉,为广大患者奉献优质的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穿30多斤铅衣 医生秀绝活 日本专家和我院医生联手,为三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据2014年5月31日《海峡都市报》第A10版:闽闻 从头到脚穿着30多斤重的铅衣,站6个小时,接连做了3台手术,5月29日,在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新心脏介入导管室正式启用之际,来自日本的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联合手术。他们运用“穿针引线”般的娴熟手法,帮助我省3名严重冠心病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本报记者独家进入手术室,见证了中日专家“通”血管的巧思和巧手。 手术探查为防辐射 医生“全副武装” 张力(化名)今年只有37岁,爱抽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他的右冠状动脉已经完全闭塞、左冠状动脉近完全闭塞,导致他常常心绞痛。省立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延松说,从检查上判断,张力的血管闭塞至少一年。 在医学上,这类病人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变硬,有的甚至比石头还硬,血管难打通,手术难度极大,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日本在这类疾病介入治疗的经验很丰富。适逢国际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到上海参加国际会议前夕,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省立医院邀请其到我省联合手术,为包括张力在内的3名患者做手术。 前日上午9点,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们穿上重达30多斤的铅衣,全副武装进入手术室。因为术中需要反复利用X射线来探查手术进展,放射线剂量非常大,需要“武装到牙齿”。 血管内逆向穿丝 “杀”出一条路 张力的手术安排在第三台。医生们先在张力大腿上打个小孔,在X光的导引下,一根精细的医用导管从大腿上的小孔进入身体,并沿着动脉上行,最终到达心脏右冠状动脉口。这样就在血管内开辟了一条“通道”。然后,医生们把一根更细的导丝放入导管。当导丝来到堵塞血管附近时,考验医生的关键时刻到了。 因为血管完全堵死,这里好比“断头路”,医生们必须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手感,来确保导丝在血管内穿行,失之毫厘,就有可能造成血管穿孔。 导丝通行到堵塞“路段”,血栓果真硬得跟石头一样,无论导丝怎么“突破”,都无法打通。于是,村松俊哉改变战术,改从左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逆向进入,绕到血管堵塞“路段”另一侧“突围”,胜利“杀”出一条路来,顺利放入支架,撑起了血管壁。很快血流就恢复了通行。 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3点半,三台手术连轴转。闷在厚重的铅衣里,中日医生们都汗流浃背。 一同手术的郭延松说,日本专家经验丰富,动作娴熟,手术方法也使大家受益匪浅。 (海都报记者 章微/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