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消化内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是北京医院具有很强实力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室。承担着高干医疗保健、普通医疗、老年医学研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等任务。开展了现代化治疗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并与国际医学界有广泛的交流。

消化内科现有在职医师16人,其知名专家2人,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4人,硕士6人,并有2名已退休回聘知名专家参加病房疑难病例查访。

每天均有消化专家门诊,病房有重症监护和抢救设备,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及时解决病人问题,全体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消化内科下属有病房、门诊、消化内镜中心、消化实验室、胃肠动力室等,全面处理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等腹部脏器的相关疾病,年门诊量近5万人次,患者满意度很高。

消化内镜中心:具有先进的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及各种与之配套的内镜治疗设备。占地500余平方米,有多个操作间,可同时开展8台操作,目前每日4个操作台同时开展内镜的诊治,每年完成内镜13000余例。2003开始配备了内镜学最新高科技设备胶囊内镜并应用于临床,开拓了内镜学领域并极大改善了病人内镜检查的舒适性;2003年开始开展无痛内镜检查治疗,目前已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广大患者消除了对内镜检查的痛苦及恐惧;2004年始开展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目前已完成近200例,效果良好。消化内镜室除承担常规的胃、肠、胆道检查外,主要开展以下治疗项目:

1.非静脉曲张胃肠道出血:经内镜喷药、注射、单极电凝、热探头、金属夹止血治疗。

2.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硬化剂注射、多环套圈结扎、组织胶注射治疗。

3.胃内异物或胃石:碎石、钳抓、网蓝等方法取出

4.贲门失迟缓症:用气囊扩张治疗、肉毒碱注射

5. 食道良性及恶性梗阻:内镜下扩张及支架置入术

6.胃、肠道息肉及早期胃肠癌:应用电套圈、电凝、氩气、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等治疗。

7.肝外胆总管梗阻、胆总管结石: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碎石、取石、放置胆管支架、鼻胆引流等。

8.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空肠造瘘。

消化实验室:配备有酶标仪、扩增仪等。开展了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及粪便幽门螺杆菌多肽快速检测,13C呼气试验检测肝储备功能,胃蛋白酶原早期胃癌的筛查检测,癌性标记物CA242测定等。

胃肠动力室:食道24小时酸碱测定,食道压力测定等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检测;便秘相关检查:肛门、直肠动力学测定,结肠通过时间测定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