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改革培训模式 增强培训效果

时间:2014-09-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北京医院2014年新护士岗前培训圆满结束

  为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其临床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护理部于8月6日至29日对新入职的45名护士进行了近4周的岗前培训。

  为了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护理部对今年岗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在培训内容上,以《L1护士临床培训手册》为指导,明确培训目标,将岗前培训内容划分为护理理念与护理服务、规章制度及文件书写、基本理论与技能、护理安全、人文关怀与法律伦理、信息系统等模块,结合临床实际,根据L1护士工作职责与能级进阶标准,进行了系统培训。在培训形式上,加大了操作示范与集中实践的力度,各项护理操作均由老师讲解相关理论后,即时在示教室进行操作示范、分组练习,新护士可针对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现场请教老师,切实达到了“学习一项操作,掌握一项操作,规范一项操作”的目的。全部课程结束之后,新护士在护理部的安排下,在护理示教室、静脉治疗培训中心分组集中练习,并由老师进行实时指导,进一步统一、规范了各项护理操作。另外,护理部还安排新护士进入临床各病房进行实践,强化技能水平;与门头沟老龄办合作,安排新护士赴老人院开展了测血糖、量血压、沟通与关怀等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岗前培训在紧张而有序的理论和技能考核中结束。新护士在总结中表示,这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不仅使她们加深了对医院、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同时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规范、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同时还收获了宝贵的同事之谊。此外,她们还对岗前培训的课程设置、考核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持续改进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