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针灸按摩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针灸按摩科成立于1994年,由原分别属于中医科和理疗科的针灸室和按摩室合而成为一个新的科室。现任科主任田丽芳,副主任郑志坚。
  诊疗范围
  针灸按摩科主要应用传统中医学中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等方法调整人体脏腑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状态,治疗各种疼痛及脏腑功能紊乱所致的各种疾病。
  人员组成
  针灸按摩科现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硕士学位5人。
   业务特色
  针灸按摩科主要以疼痛、老年病以及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多种疾病为中心开展临床治疗及研究。
  (1)以传统针灸按摩为主,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疼痛进行研究和治疗。如针灸按摩配合穴位注射、电针、激光针、电热针等治疗各种头痛、神经痛、以及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疼痛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2)对中风及其后遗症、帕金森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前列腺增生等老年性疾病进行研究和治疗。
  (3)对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黄褐斑、单纯性肥胖月经不调等内分泌失调所致的病症进行研究和治疗。
  (4)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呃逆、呕吐、尿潴留、尿失禁、失眠、抑郁以及慢性疲劳、亚健康等。
  (5)其他疑难杂症。
  教学科研
  针灸按摩科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按摩学院学生临床实习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学员的临床教学。
  仪器设备
  为避免交叉感染,让患者放心就诊,针灸按摩全部使用一次性灭菌针灸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想大便的感觉
黄玉红
回答: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伴随想大便的感觉通常是痛经或盆腔充血引起的正常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主要有原发性痛经、盆腔充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诱因。 1、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这种痉挛性疼痛可能放射至直肠区域,产生排便感。伴随症状包括腰骶部酸胀、恶心等。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热敷下腹部有助于放松肌肉。 2、盆腔充血综合征 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会使直肠周围压力增加,产生里急后重感。典型表现为晨起症状较轻而午后加重,可能伴有肛门坠胀。建议避免久坐久站,采用膝胸卧位缓解压迫,严重时需就医排除静脉曲张。 3、肠易激综合征 激素变化可能诱发肠道敏感,出现腹痛伴排便冲动但实际无便或排便不畅。症状多在进食后明显,可能交替出现腹泻便秘。可尝试低FODMAP饮食,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袭直肠子宫陷凹时,月经期病灶充血会刺激直肠,产生剧烈坠痛和频繁便意。可能伴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选择包括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或病灶切除术。 5、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症会导致直肠子宫陷凹粘连,月经期组织水肿加重牵扯痛。常见于既往有宫腔操作史者,可能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完善妇科检查,急性期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 月经期应注意保持腹部温暖,避免生冷饮食刺激肠道。每日适量饮用姜茶或热汤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轻柔按摩下腹部可缓解肌肉紧张。记录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疼痛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平时加强盆底肌锻炼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症状发作概率。 黄玉红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