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肿瘤内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医院肿瘤内科是以从事肿瘤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部门。肿瘤内科历史悠久,其前身于70年代为内科的肿瘤专业组,1992年成立肿瘤内科,成为北京市综合医院中成立最早的肿瘤专业科室。2010年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患者的治疗需求,肿瘤科病房整体搬迁至第二住院部,病床数扩大为75张,为肿瘤内科更好地开展医疗、科研、新技术、新疗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肿瘤内科现有在职医师21位,其中知名专家2位,高级职称6位,其中5位有国外留学科研交流经历,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医师总数75%。与京城多家兄弟医院肿瘤内科建立了定期学术沙龙机制,同时与美国DUKE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大学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学术交流。肿瘤内科拥有肿瘤实验室、热疗中心,从事肿瘤的药物治疗已有30余年历史,针对各种实体肿瘤,如肺癌、胃癌、食道癌、大肠癌、淋巴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肾癌、黑色素瘤、男性生殖细胞肿瘤以及软组织肿瘤开展了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晚期转移性肿瘤的化疗和晚期肿瘤的综合支持治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充分发挥北京医院的强大综合实力,肿瘤内科和放射科联合开展了介人治疗(包括肺动脉、肝动脉及其它的导管化疗、栓塞及支架置人),和放疗科联合开展同步/序贯放化疗,独立开展实体瘤的干细胞移植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持续引流和胸膜闭合术,热疗等诊疗项目。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复杂患者、及多合并症患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肿瘤内科善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了解和预测肿瘤患者的复发风险及疗效,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指南和专家共识基础,以医学前沿进展为参考,力求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肿瘤内科现为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近5年来参与和完成了多项临床试验及国际国内多中心研究,曾参与了九五攻关的实体瘤干细胞移植的研究,目前还在进行“十一五”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多中心协作研究。同时肿瘤内科为北京市易瑞沙、特罗凯和多吉美慈善项目的定点科室。

  肿瘤内科的护理队伍同样经验丰富,现有护士34名,擅长PICC管的常规植入术和护理、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放化疗期间的护理等。精心地呵护,优质的护理为患者解除了焦虑和恐惧,有利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是肿瘤内科取得良好疗效的最佳助力。

  肿瘤内科是和谐、勤奋、朝气蓬勃的集体,将健康和快乐带给所有患者是肿瘤内科全体同事的共同心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