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心血管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外科为我院重点学科,承担高干保健任务,向各地患者开放。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胸主动脉瘤、先天性心脏病、肺癌、食管癌、重症肌无力等的外科治疗为我科主要服务范围。

心血管外科现有医生14名,主管技师1名,各级护师、护士22名。医师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大部分医师分别有在美、澳、德、日、新加坡等国研修l-5年以上的经历,技术力量雄厚,人员素质优良,医护配合默契。现有病床33张,术后监护床5张。拥有多种先进的进口医疗设备。近期病房装修改造后,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心血管外科方面,在国内较早开展冠脉搭桥手术,近年来又先后开展了动脉材料冠脉搭桥、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自体血回输、微创获取大隐静脉等新技术,使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技术达到国际水平。稳妥开展对高龄高危病人的冠脉搭桥手术, 最高病人年龄达到85岁。我们在其他各类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期还开展了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等手术。

胸部外科方面,每年实行各类胸部手术300余例,临床经验丰富,对肺癌依照国际肺癌指南进行标准化的治疗,开展了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提高了治疗效果。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例开展了体外循环下肺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对不宜手术的肺癌患者开展了微创射频消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食管癌、纵隔肿瘤及其他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也有较高的水平。对高龄开胸手术病人积累了丰富经验,最高开胸手术病人年龄为92岁。近年来开展的胸部小切口胸内手术,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效果好。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切除手术例数在国内领先,手术安全性高,疗效好。近年开展小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配合内科治疗,收到良好效果。近期还开展了纵隔镜手术,支气管镜腔内手术等。我科开展的无痛苦支气管镜检查受到了患者的普遍欢迎。

近些年来,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局级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新技术奖多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