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肾内科、泌尿外科围绕“世界肾脏日”主题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时间:2014-03-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3月13日是第九个“世界肾脏日”,3月4日上午在本院召开的科普宣教周启动仪式拉开了首届“上海肾脏周”的帷幕,上海市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瞿介明副主任,本院樊嘉院长和上海市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本院肾内科丁小强主任等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向肾病患者发放了第一批《上海肾脏健康管理手册》。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老年人的肾脏健康”,由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举办。瞿介明副主任宣布“上海肾脏周”活动正式启动,之后近两周的时间里,本市各大医院肾脏内科的医护人员将在市区、郊区共计20多个地点开展形势多样的活动,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健康宣教手册的制作和发放等。启动仪式上还提出了上海市肾脏病的防治口号“健康肾脏,美好生活”(Better Kidney, Better Life);发布了“上海市肾脏病防治倡议书”,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地防病治病。

  围绕“世界肾脏日”主题,本院泌尿外科、泌尿外科党支部联合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在中山大讲堂共同举办了“防癌护肾、为爱而行”肾癌预防与治疗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共吸引350多名来自本市和外地的患者及家属赶来参加。宣教活动由本院泌尿外科、肾癌综合治疗首席专家王国民教授主持。泌尿外科主任郭剑明主任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的病例,向大家讲述了肾癌的流行病学、早期发现、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孙立安副主任则结合本院肾癌诊治的特色,向患者介绍了肾癌的各种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接着,朱延军主治医师通过轻松幽默、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让听众们了解了肾癌术后随访的时间、内容以及饮食调理的原则,并指出了肾癌术后随访保健的许多误区。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一位肾癌患者现身说法,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从发现肾癌到接受手术,从发现转移到使用靶向治疗,从被“判死刑”到再次手术、逐渐康复、直至回到工作岗位的艰辛历程,让每位肾癌患者都感同身受,增强了抗癌的信心。主题演讲结束后,多位专家共同为在场人员答疑解惑;来自泌尿外科党支部、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十几位“绿叶”志愿者活跃在现场,保证了本次活动的平稳有序进行。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