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耳鼻喉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创建于1945年,当时主任是王鹏万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耳鼻喉科从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撤出,成立现在的眼耳鼻喉科医院。1976年中山医院恢复耳鼻喉科。著名耳鼻喉科专家黄鹤年教授、常荣先教授、万廷钰和范显谟等先后在科室工作和担任主任,现任科主任为王建中和黄新生副主任。
  耳鼻喉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拥有耳显微镜、鼻内窥镜、电视喉镜,纤维鼻咽喉镜、微波治疗仪和鼾症的射频消融仪等先进的诊断和治疗仪器。
  耳鼻喉科全年门、急诊约3万人次,主要治疗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各类疑难杂症,并能开展耳鼻喉科的各类手术,尤以耳鼻咽喉--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鼻内窥镜和喉内窥镜手术、鼾症的手术和射频消融治疗为特色。
  耳鼻喉科医疗工作:依托医院的综合实力,与胸外科、脑外科、口腔科和介入科等合作开展;空肠移植重建喉咽治疗晚期喉咽癌手术,并获培林医学一等奖。(在上海市率先开展);
术前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在上海市率先开展);耳部肿瘤的颅外根治术。Le Fort I经上颌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鼻内窥镜和喉窥镜下的功能性、微创手术。与呼吸科合作成立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中心。
  耳鼻喉科教学科研:耳鼻喉科担任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部分耳鼻喉科授课以及见习和实习带教,成人教育学院的部分教学。并招收硕士研究生和进修医生。近年已发表论文十余篇,编写或参与编写专著5部。完成课题一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邵红
回答: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行为训练、环境调整、营养补充、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由生理发育未成熟、睡眠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多动症倾向、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行为训练: 通过结构化任务培养专注力,如每天15分钟拼图或积木游戏,采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完成目标后给予非物质奖励。避免同时布置多项任务,每次只安排单一指令。 2、环境优化: 减少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干扰,学习区域保持简洁无杂物。使用防噪耳塞降低环境噪音,选择自然光线充足的场所。建立固定作息表,确保每天相同时段进行专注训练。 3、营养干预: 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鱼、亚麻籽,补充锌含量高的牡蛎、牛肉。早餐搭配全麦面包和鸡蛋,避免高糖零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4、心理评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能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分心、多动,伴随学习效率低下。通过Conners量表筛查,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控制困难。需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鉴别诊断。 5、医学干预: 确诊ADHD后可考虑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托莫西汀等处方药。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前庭功能,每周3次游泳或平衡木练习。家庭治疗需配合行为契约法,避免体罚等负面管教。 保证每日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加亲子共读时间,选择需要持续专注的绘本故事。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学龄儿童每天需保持9-11小时睡眠。持续6周无效或伴随攻击行为时,建议儿童心理科就诊评估。注意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专注力训练,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邵红副主任医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