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共68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山医院普外科创建于1946年,学科创始人是着名外科学家沈克非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学科总体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一直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发展规划重点学科。

·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

·2002年被列为“211工程”第二期重点建设学科。

·历届普外科主任:沈克非 冯友贤 吴肇光 吴肇汉

·现任普外科主任:秦新裕

副主任:童赛雄 靳大勇 顾大镛 孙益红

·有各级医师 61人,其中教授 15人,副教授 20人。

·有医学博士 19人,硕士 6人, 在职博士生 10人,在职硕士生 7人。

·有博士生导师 7名,硕士生导师 11名。

·学科现由四个临床病区和一个中心实验室组成。核定床位数184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复春治萎缩性胃炎吗
于淑霞
回答: 胃复春可以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胃复春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红参、香茶菜、枳壳等成分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辅助治疗。 胃复春通过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修复、调节免疫功能等机制缓解萎缩性胃炎的症状。该药能减轻胃部胀满、疼痛、嗳气等不适,延缓病情进展。对于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复春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胃复春对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严重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效果有限,需结合西医治疗。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明显变薄、血管透见。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或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胃复春不宜用于急性胃黏膜病变或对成分过敏者,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萎缩性胃炎患者除遵医嘱用药外,需注意饮食规律,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吸烟饮酒,减少腌制、熏烤食品摄入。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胃复春需长期服用才能显现效果,通常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具体用药方案需由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