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压氧治疗室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高压氧治疗室创建于1997年,现拥有二台大型空气加压氧舱,其中一台具有特殊功能,可治疗减压病(其工作压力为6公斤),另外一台20人座位大型空气加压氧舱,舱内配有电视、现代化对讲系统等,舱容超于国家标准,舱外设有若干个常压吸氧位置,为不宜进舱吸氧的病人提供适宜的吸氧场所,新舱的特点能使病人放松地接受安全的高压氧治疗,另外现设有45张普通病床、若干间特需包房、急诊病房、门诊输液室、换药室、清创手术室,为适应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众多科目疾病的病人提供急诊抢救、和一般治疗的服务。
  高压氧治疗室现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12名,占全科室人员的50%。高压氧治疗室负责人:郭美奂(上海市医学会高压氧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用高压氧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顾问组五人:梅振武(内科教授),汪昕(神经内科主任、教授)张晓彪(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郭大乔(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施德源(骨科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二名:查晓冰(神经内科硕士生)、韩宝福,住院医师三名、操舱技术人员四名(均为主管技师),专科护士11名(其中一名主管护师),
  高压氧治疗室,医、护、技工作人员均经专业知识培训,具备高压氧治疗专业知识,在临床医疗上具有全科临床医疗和管理经验。
  高压氧治疗室医疗特色:抢救CO(煤气)中毒成功率达98%,尤其是对重度CO(煤气)中毒有其科学的综合的治疗方案;全年24小时守侯急诊需做高压氧治疗的病人,尤其CO(煤气)中毒、天然气中毒可在急诊后半小时左右进舱抢救治疗。
  高压氧治疗室十三年来已接受:住院病人数已达11300名,门诊就诊20000人次数,高压氧治疗人数平均每年为21000人次。每年接受上海市高压氧质控中心检查,质量评分名列上海市45家氧舱中前茅。十几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医疗差错。
  高压氧治疗室已接受一氧化碳中毒及其它有害气体中毒、迟发性脑病外,还对脑血管疾病的(脑血栓、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伤性的疾病(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外伤后遗症、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周围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栓塞、下肢慢性溃疡、肢端动脉痉挛)、断肢(指、趾)等再植、植皮(单纯皮瓣或带血管蒂皮瓣)术后、大面积创伤术后、无菌性骨坏死、慢性骨髓炎、感染性疾病(气性坏疽、厌氧菌感染、病毒性脑炎)、银屑病、突发性耳聋、面瘫、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溺水、减压病等众多科目中的多种疾病的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高压氧治疗室著书:《高压氧治疗经验选集》;《高压氧临床应用参考手册》。参编《医用高压氧规范管理与临床实践》,论文15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腮帮子疼应该挂什么科
徐建威
回答: 腮帮子疼建议挂口腔科或耳鼻喉科,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腮腺炎、牙周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疾病有关。 1、口腔科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导致腮帮子疼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长期咀嚼硬物、牙齿咬合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等症状。牙周炎也可能引发腮帮子疼,多由牙菌斑堆积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可波及周围组织。口腔科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或进行牙周治疗。 2、耳鼻喉科 腮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腮腺区肿胀疼痛,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疼痛可放射至腮帮子区域,常伴有吞咽困难,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淋巴结炎多继发于邻近部位感染,触诊可发现肿大淋巴结,需针对原发病因治疗。 3、其他科室 若疼痛与外伤或骨骼异常相关,可能需要转诊至骨科。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可能被误认为腮帮子疼,需神经内科介入诊断。罕见情况下肿瘤压迫需肿瘤科会诊,但此类情况概率较低。 出现腮帮子疼应避免咀嚼硬物或频繁张口,可用温热毛巾外敷缓解肌肉紧张。饮食以温软流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若伴随高热、皮肤发红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洁牙预防牙周疾病,纠正单侧咀嚼习惯以减少颞下颌关节负担。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