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实验研究中心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暂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是无痛性心肌梗死
龚新宇
回答: 无痛性心肌梗死是指缺乏典型胸痛症状的心肌梗死,约占心肌梗死患者的20%-30%,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长期酗酒者。其临床表现可能仅有乏力、恶心、晕厥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漏诊或误诊。 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心脏痛觉传导功能受损,导致对缺血性疼痛感知减弱。老年患者因疼痛阈值升高、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也可能掩盖心绞痛症状。部分患者冠状动脉逐渐狭窄形成侧支循环,缺血过程缓慢,机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少数情况下,心肌梗死部位位于右心室或后壁时,疼痛信号传导路径不同,可能表现为上腹痛或背痛而非胸骨后压榨感。 这类患者更需警惕不典型表现。突发呼吸困难可能提示急性左心衰竭,不明原因低血压可能与心源性休克相关,意识障碍可能源于脑灌注不足。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ST段抬高或病理性Q波,但部分患者仅表现为T波倒置或完全正常。心肌酶谱动态监测显示肌钙蛋白升高具有诊断价值。对于高危人群,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完善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 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确诊后需立即启动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必要时行急诊介入手术开通闭塞血管。长期管理需控制血压血糖,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每3-6个月复查心脏功能。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上腹不适、牙痛或肩背部放射痛时须及时就医。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