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神经内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始建于1992年9月,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复旦大学癫痫诊治中心之一。拥有一支以高级和中级职称为绝大多数的高技术、好医德的专业队伍,具备良好的病房环境和一流的神经内科监护单元,同时配备有先进的、包括脑电图和肌电图在内的多种神经电生理检查、脑循环功能检测设备,对脑、脊髓、四肢的神经和肌肉方面的病变都有足够的诊治水平和经验。目前人员配备:教授1名,主任医师1名,副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3名,主管技师及技师3名。
  神经内科医疗工作:拥有床位40余张,收治神经科各种疾病,对急性脑血管病诊治建立绿色通道,对于癫痫病和和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有一定的优势。月床位使用率超过100%,每月收治病人超70人次。
  神经内科医疗工作-ICU:2000年9月成立神经内科监护室;现共监护床位12张;每张床位均配备心电、血压和氧饱和度监护仪ICU配备呼吸机3台,胜任神经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各种急症患者的诊治,尤其熟悉机械通气(呼吸机)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
  神经内科特色门诊:癫痫门诊:癫痫是一组疾病和综合症,因脑部神经元的反复突然异常过渡放电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以表现为短暂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兼而有之。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在成人中仅次于脑血管疾病。癫痫是一种慢性病程,同一患者可以一种或多种发作形式;俗称的“羊癫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中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癫痫的发病率城市为37/10万,农村为25/10万;患病率城市为0.457%。农村为0.366%。二十岁以下青少年的患病率是0.5%-0.6%,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发育和认知功能的重要疾病之一。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1%-2%的人在一生中有过一次痫性发作。我国目前有九百万癫痫患者,且以27万/年速度在增长,却有2/3未得到正确治疗,许多病人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知。有调查显示: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超过50%的成人患者和30%的儿童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满意;超过1/5的患者认为癫痫严重影响了就业和工作;近百分之十五的患者不能摆脱自卑心理;约四分之一的儿童患者觉得癫痫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性格,甚至会引发叛逆和攻击性行为。过去对癫痫的治疗只注重“去症”,较多考虑控制癫痫发作,而忽略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不仅对癫痫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就是对癫痫患者家人及其他人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者正规癫痫治疗中心接受规范治疗;医生要针对不同患者选有针对性、副作用小的药物。临床证实,约百分之八十新确诊的儿童及成人癫痫可用药物治愈。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建立了癫痫治疗中心,并采用新的治疗理念开展临床治疗,以便让癫痫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长期困扰。
  帕金森病门诊:疾病特点为一个或多个肢体的震颤、肢体和/或躯干的僵硬、活动减少、运动缓慢。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之一。该门诊通过各种的脑部影象学检查和核素检查提供先进的检查手段,并且给予患者依人而定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
  脑血管疾病(卒中)门诊:以短暂发生或者持续存在的偏身肢体的瘫痪、麻木为疾病特点,可以永久性存在并合并出现智能、情感等方面异常。绝大多数存在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该门诊提供完整的中风各级预防方案,对中风后存在的常见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症治疗。
  记忆障碍(痴呆)门诊:疾病特点为各种近期和远期记忆的减退,伴有或不伴有性格改变。该门诊提供相对完整的智能评定和情感评定方案,对于早期轻度和中度智能和情感障碍提供有效的治疗。
  神经肌肉疾病门诊:以阵发或持久的肢体麻木、疼痛、或者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四肢变细,面神经瘫痪、神经痛等为主要疾病特点。该门诊提供临床、神经电生理、病理等检查帮助明确病变的性质并提供恰当的治疗。
  神经内科肌电图室:2004年创立了神经内科自己的肌电图室,拥有目前上海最先进的肌电图肌,由著名的神经电生理专家黄绥仁教授指导,目前能够开展常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各种诱发电位及重复电刺激等检查。医疗工作-脑电图室:1997年接管脑电图室,进行常规EEG和脑地形图检查。1999年开始开展24小时EEG-Holter和video-EEG。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阑尾炎穿孔会有哪些症状
葛剑
回答: 阑尾炎穿孔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右下腹剧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及全身中毒症状。阑尾穿孔是急性阑尾炎的严重并发症,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需紧急就医处理。 1、突发性右下腹痛 阑尾炎穿孔时,疼痛常从脐周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区域,呈持续性剧痛伴局部压痛反跳痛。疼痛突然加重可能提示穿孔发生,因炎症渗出物刺激腹膜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强迫性屈曲体位以减轻疼痛,需立即禁食并急诊手术治疗。 2、高热寒战 穿孔后细菌和毒素进入腹腔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可快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伴有寒战、脉搏加快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此时需静脉输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 3、恶心呕吐加重 穿孔后胃肠蠕动减弱或停止,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严重者可出现粪样呕吐。由于腹膜刺激和肠麻痹,患者常拒绝进食饮水。需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同时补充电解质溶液纠正脱水。 4、板状腹 腹壁肌肉因炎症刺激出现防御性收缩,表现为全腹肌紧张如木板样坚硬,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CT可见游离气体和腹腔积液,提示弥漫性腹膜炎。需紧急行剖腹探查术清除脓液,必要时放置腹腔引流管。 5、意识改变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脓毒血症,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提示感染性休克,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治疗。 阑尾炎穿孔后应绝对卧床休息,术前术后均需禁食。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后早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翻身活动,预防肠粘连和下肢静脉血栓。出院后若出现切口红肿渗液、反复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 葛剑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