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消化科 (共2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科由著名内科学家林兆耆教授于1953年创立,1978年正式建科,朱无难教授任首任主任。1983年,刘厚钰教授任主任。1999-2009年,王吉耀教授任主任。现任主任为沈锡中教授。消化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年门诊量13万人次、年胃镜及内镜治疗4万多例,90多张床位,住院病人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危病人,临床综合实力强,诊治水平高。是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山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单位、内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病、幽门螺杆菌、内镜治疗、肠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等专病及特色门诊。是我国最早开展肝穿刺的单位之一,病理诊断水平全国一流。消化科每周开展科内业务学习,包括最新研究进展及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临床病理讨论(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科、中山医院病理科联合),每年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两项:肝病治疗进展学习班、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学习班。在国内首先提出循证医学的概念,并将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应用于胃肠以及肝脏病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慢性肝病诊治、肝纤维化机制、内镜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名列全国前茅,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上海市科委和863课题。
  消化科研究成果“幽门螺杆菌关键致病因子CagA、Vac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2007)、“肝纤维化细胞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获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第一完成单位)(2008)、“消化道肿瘤及慢性肝病靶向纳米药物载体研制”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2007)、“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体系的建立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获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2006)、“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和氧化苦参碱的治疗作用”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第三完成单位)(2006)。科室现有在编教授4人,副教授7人,主治医师9人,其中已获博士学位者17人,已获硕士学位者8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
  消化科医疗特色-慢性肝病的诊治:开展以肝穿刺病理活检为特色的肝病诊治:肝穿刺病理活检是诊断肝病的金标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自从上世纪60年代在华东地区开展首例肝穿刺病例以来,共进行肝穿刺约3000余例,没有一例发生任何不良并发症,技术精湛。而且中山医院消化科结合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教研室的优势,开展每月一次病例讨论会,结合病理切片特征,特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科胡锡琪教授开展读片工作,解决了多种疑难病例的诊断问题,同时促进了学科共同发展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整体实力。临床病理讨论会。
  消化科医疗特色-结合循证医学开展肝病和肝硬化并发症相关的临床科研工作:目前肝病和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消化科年门诊超过13万人次/年,其中肝病相关病人约占40%。为了更好的发挥我们科室的肝病诊疗特色,我们科室特设了自身免疫性肝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慢性肝病等各个专病门诊,由专门对应的主治医生负责,对病人的诊治精益求精。并且开展了各类病人的随访工作,为开展临床科研打下了基础。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上开展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顽固性腹水等。开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与治疗(包括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组织粘合剂注射术)和放射介入下治疗等。
  消化科循证医学是国际上新近发展的一门临床医学的学科,由传统临床发展为循证医学是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992年初首次被正式提出,1996年王吉耀教授将其翻译成中文并介绍到国内。循证医学只有结合了具体的学科才具有其生命力,而且也带动了该学科在临床实践上的更高层次的发展。中山医院消化科在王吉耀教授的领导下,将循证医学的理论和观点充分结合消化临床领域的前沿和主流方向,如肝硬化的并发症: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一系列研究、肝昏迷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试验中均采用临床流行病的随机对照方法或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得出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能够结合社会的需要,除了对临床指标进行判断,并尝试在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进行研究,这在国内消化领域尚属前列,代表了本学科的先进水平。同时,在平时的查房中,也善于抓住患者的主要问题,进行床旁循证教学,从而形成了中山医院消化科与循证医学紧密结合的特色优势,更有助于临床科研工作的进行,并且有机会发表高质量的文章。由荷兰政府资助的由荷兰Erasmas大学、复旦大学、临床流行病中心共同合作申请的上海市社区人群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长期队列研究巳经启动,将在未来的数年里获得珍贵的临床资料和科研成果,促进乙肝治疗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