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外科 (共20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山医院心外科创建于1947年,由着名专家黄家驷教授任首任主任,在国内处于开拓领先地位。1958年石美鑫教授任主任,同年成立上海市胸病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前身),是国内最先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单位之一。率先开展的心脏手术有十余种,如动脉导管切断缝合术、右径二尖瓣闭式分离术、主动脉弓切除同种异体主动脉弓移植术等。成功地研究出我国首台静立垂屏式人工心肺机,并成功地应用于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和二尖瓣修复术等。中山医院心外科还是上海瓣膜研究中心所在地,在国内最早研究和使用人造生物瓣膜,于1977年由石美鑫教授等研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生产的生物瓣膜包括牛心包瓣、猪主动脉瓣和硬脑膜瓣,到1993年共生产近1400枚生物瓣膜供本院和兄弟单位使用,并培养了一批生物瓣的研究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无支架生物瓣的应用(1999年)、儿童心脏移植(2000年)。作为国内首批硕士和博士授予学科,中山医院心外科共培养了博士10余名,硕士20余名,并为国内许多省市培养了大批胸心外科专业人才。

近年来,心外科在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年轻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把握国际心脏外科发展动态,科学管理,在医、教、研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更大的突破,使其临床地位和手术量均居国内领先:床位使用率为国内第一;心脏移植效果为国内最佳;微创冠脉搭桥居国内前三位。而年手术量更是以30%的速度递增。

目前,心脏外科共有正教授二人,副教授五人,主治医师十二人。分两个病房,共有普通床位87张,特需病床2张,独立的心外科监护室共有监护病床18张,心脏移植监护床位2张,具有先进的监护仪。手术室有四个手术间,Jostra等体外循环机四台,体外灌注师五名。2002年手术量达1200余例。在学术上,心脏外科在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替换手术、瓣膜修复手术、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大血管外科治疗、心脏移植手术和冠心病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山医院心外科在学术地位上为华东地区心胸外科召集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了《实用外科学》、《胸心外科手术图解》、《血管外科手术图解》等专着,参与编写了《辞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胸部外科学》、《沈克非外科学》、《黄家驷外科学》、《血管外科学》、《胸心外科手术学》等。科研项目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项,上海市科委等其他奖项10余次。

主 任: 王春生教授(主持工作)

顾 问: 任长裕教授、王敏生教授、蒋振斌教授

副 教 授: 陈志强副主任医师、周光华副主任医师、洪涛副教授、丁文军副主任医师、陈昊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王宜青、邵孟平、赵东、宋凯、夏利民、杨成、徐德民、刘岚、赖颢、庄亚敏、杨晓梅

住院医师: 杨守国、郑嘉予、易嘉勇、刘琛、张颖

体外循环组:胡克俭副主任技师、庄杏妹、赵云、程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腮帮子疼应该挂什么科
徐建威
回答: 腮帮子疼建议挂口腔科或耳鼻喉科,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腮腺炎、牙周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疾病有关。 1、口腔科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导致腮帮子疼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长期咀嚼硬物、牙齿咬合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等症状。牙周炎也可能引发腮帮子疼,多由牙菌斑堆积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可波及周围组织。口腔科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或进行牙周治疗。 2、耳鼻喉科 腮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腮腺区肿胀疼痛,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疼痛可放射至腮帮子区域,常伴有吞咽困难,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淋巴结炎多继发于邻近部位感染,触诊可发现肿大淋巴结,需针对原发病因治疗。 3、其他科室 若疼痛与外伤或骨骼异常相关,可能需要转诊至骨科。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可能被误认为腮帮子疼,需神经内科介入诊断。罕见情况下肿瘤压迫需肿瘤科会诊,但此类情况概率较低。 出现腮帮子疼应避免咀嚼硬物或频繁张口,可用温热毛巾外敷缓解肌肉紧张。饮食以温软流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若伴随高热、皮肤发红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洁牙预防牙周疾病,纠正单侧咀嚼习惯以减少颞下颌关节负担。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