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泌尿外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创建于1952年,开创人为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事业奠基人之一熊汝成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首批硕士点、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的组成单位。是卫生部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卫生部泌尿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历任主任和现任主任:(以先后次序排列)熊汝成教授、章仁安教授、张元芳教授、张永康教授、王国民教授。
  泌尿外科有专科病房、专科门急诊、泌尿外科研究室,震波碎石室、尿动力学室、泌尿内镜室、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室、多功能男性疾病诊疗工作站等。配备有一批现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内镜和器械。有一支资历完整、经过良好专业技术训练,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护士队伍。
  泌尿外科教授及主任医师:张永康、王国民、朱同玉、林宗明、郭剑明,副教授及副主任医师:孙立安、张立、许明、戎瑞明、徐志兵、王杭,博士生导师:张永康、王国民、朱同玉、林宗明,硕士生导师:郭剑明、戎瑞明,主治医师:刘宇军、杨渊峰、张建平、武睿毅、鲁继东、朱延军、胡骁轶、仓晨(分部)、陈伟、杨念钦,住院医师:姜帅、徐磊,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17人,担负上海及全国各地泌尿外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会诊和保健任务。全年出院病人3300人次,全年门、急诊9万余人次,住院手术3100人次左右。
  泌尿外科医疗特色: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该项成果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治疗尿石症病人超过20000例次。腹腔镜手术:自1993年12月开始经腹腔或后腹腔途径完成泌尿系腹腔镜手术,病种包括肾上腺肿瘤、肾肿瘤、输尿管结石、肾囊肿、精索静脉曲张以及肾盂成形、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亲属活体供肾切取等,已完成各种腹腔镜手术1600多例,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经尿道前列腺增生手术:2002年开始先后采用汽化电切(TUVP)、等离子电切(TURis)的方法完成经尿道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既安全又微创,已成为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输尿管镜手术:2000年开始采用气压弹道、超声、钬激光完成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肿瘤活检等手术,尤其适合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经皮肾镜碎石(PCNL):2005年12月率先在上海采用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治疗肾结石,特别适合复杂性肾结石,共400余例次,微创而疗效好。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微创治疗:2000年率先在国内引进经阴道无张力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技术,获得良好疗效,可以解除中老年妇女尿失禁的烦恼。目前除TVT外,还开展TVT-o及IVS技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肿瘤:2000年在国内泌尿外科率先开展,至今已进行300余例患者的治疗。适用于盆腔、腹腔、腹膜后实质性肿瘤的治疗。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统实质性肿瘤有良好疗效。
  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2001年起采用先进、规范的TPS计划系统,开展125I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获得良好的疗效。是目前国际上推广的前列腺癌微创治疗的好方法。
  肾移植: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并获得最长生存。同期开展亲属活体供肾移植。近年来年完成肾移植数量和质量均有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人/肾长期存活达国内先进水平。1991年完成国内首例年龄最小儿童肾移植。2004年4月开始手辅助腹腔镜亲属供肾切取和肾移植,次年开展小切口取肾和肾移植,共完成亲属供肾移植130余例,在国内居于领先。与兄弟科室协作完成肝肾联合脏器移植手术,居上海市前列。
  泌尿外科已正式开设了男科门诊,诊疗内容包括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炎症、增生、癌症)、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失及阴茎、睾丸、附睾、精索疾病等。
  泌尿外科其它:肿瘤免疫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放疗、化疗等。并配备了最先进的诊断和治疗仪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