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市首例人工踝关节置换术成功开展

时间:2013-03-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本报讯  11月6日,我市首例人工踝关节置换患者经我院骨一科精心诊治,顺利出院。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我市人工踝关节置换的空白,也标志我院成为湖南省第二家(地市级医院首家)成功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

  年前,患者易女士因外伤导致右踝创伤性关节炎,行走困难,右踝疼痛剧烈,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9月初,她经介绍至我院骨一科向湘松主任处就诊。向湘松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实际要求,制定了人工踝关节置换的治疗方案,并多次请湘雅二医院骨科主任、关节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万春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会诊。治疗方案制定后,经院长李峰、副院长蒲丹、李永平、骨科主任肖业生等骨科专家的严格把关,得到认可,并按相关规定完成审批。

  经过周密细致的术前准备,10月20日,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相关专业科室的大力配合下,王万春教授、向湘松主任为患者实施手术。经2个多小时精心、紧张的手术,全新的人工关节替代了患者原来残破毁损的踝关节,手术圆满成功。术后,骨一科医护人员精心为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患者恢复良好。10天后已能下床进行部分负重。11月6日,患者顺利出院。

  向湘松介绍,人工踝关节置换与踝关节融合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具有保留踝关节活动度、不短缩患肢长度、步态正常的优点,适应于原发性或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性关节炎。由于踝关节解剖、功能的复杂性,人工踝关节置换在国内一直未能广泛开展,仅数家国家级大医院开展。我院骨一科成功开展的人工踝关节置换术,为我市及周边地区深受严重踝关节疾患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在几代骨科人的不懈努力下,我院已成为怀化市及周边地区唯一一家能成功开展人体全身所有大关节(肩、肘、髋、膝、踝)人工关节置换的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常见导致心肌炎的原因
高云
回答: 心肌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或毒素刺激、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1、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或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胸痛、乏力等症状。临床常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辅以辅酶Q10片营养心肌。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2、细菌感染 白喉杆菌、链球菌等细菌通过释放毒素或血行感染损伤心肌,常伴随原发感染灶症状。治疗需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清除病原体,联合维生素C注射液抗氧化。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包摩擦音或血压下降,需心电监护并限制钠盐摄入。 3、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发异常免疫攻击心肌组织,表现为进行性心功能减退。甲泼尼龙片可抑制免疫反应,配合地高辛片改善心衰。此类患者需定期复查抗体滴度与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加重。 4、药物或毒素刺激 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酒精或重金属等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临床可见心电图ST段改变,需停用致病物质并使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保护心肌。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职业人群应做好防护,出现心悸症状立即脱离暴露环境。 5、过度劳累 高强度运动或持续熬夜使儿茶酚胺过量分泌,导致心肌微循环障碍。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易发,表现为运动后胸闷气短。建议调整作息并口服门冬氨酸钾镁片调节电解质,恢复期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增强心肌耐受性。 预防心肌炎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降低病毒侵袭风险。饮食选择低脂高维生素的绿叶蔬菜与优质蛋白,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康复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活动,定期监测心率与血压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复诊。保持情绪稳定与充足睡眠有助于心肌修复。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