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医一院骨科将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应用于骶骨肿瘤手术治疗取得成功

时间:2013-12-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重医一院骨科脊柱外科中心权正学教授、罗小辑副教授及其团队,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骶骨肿瘤切除术,成功治愈2名骶骨肿瘤患者。这项创新性的、多科联合手术方式的开展,显著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创伤,使得重医一院骨科对骶骨肿瘤的诊治水平迈入全国一流。

  骶骨肿瘤由于血供丰富而复杂,手术切除时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极易损伤骶骨前方的盆腔大血管、直肠、膀胱、骶神经等重要脏器和组织结构,以及发生肿瘤组织难以彻底切除导致复发几率增大等一系列并发症。故骶骨肿瘤切除术是骨科领域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以往采用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来控制手术视野的出血,但由于髋关节周围动脉网侧枝循环非常丰富,肿瘤切除过程中的出血控制往往不甚理想,且有相应区域组织缺血坏死的风险。

  近期,重医一院脊柱外科中心手术治疗两例骶骨肿瘤患者的过程中,在蒋电明教授的指导和血管外科的协助下,权正学教授、罗小辑副教授及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途径置入动脉球囊导管至腹主动脉,经过球囊扩张临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大大减少了骶骨肿瘤手术区域的出血,使得术者得以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从容不迫”地完整切除骶骨肿瘤组织,同时也极大减少了损伤盆腔大血管、直肠、膀胱、骶神经等重要脏器组织的风险。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控制在600毫升以内(传统术式常规出血量在2000毫升以上),手术时间缩短至2-3小时,成功地将骶骨肿瘤切除这项高风险、高难度的骨科手术演绎成了“常规”手术。由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两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术后7-10天即可下地活动,双下肢活动好,均未出现大小便异常,极大地减少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这项新技术的开展充分体现了脊柱外科中心的创新意识及精湛技术。

医院动态

更多 >

重医一院产科成功实施胎儿镜下白化病检查

2014年7月4日中午,重医一院产科胎儿医学团队为一位孕24周的孕妇成功实施了胎儿镜下白化病检查,该手术是产科继胎儿镜下胎盘吻合血管电凝术后在胎儿宫内诊断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该孕妇王某来自彭水,9年前曾生育一女,女儿出生后头发金黄,随着年龄增大,全身毛发逐步变成了白色,来渝就诊后被诊断为白化病。今年初,王某怀上二胎的消息让全家人兴奋不已,但同时也充满担忧,担心生下来的宝宝又是白化病。在得知重庆市产前诊断中心有相关检查技术后,王某来到重医一院,产科黄帅医师对她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建议实施胎儿镜下白化病检查。据了解,胎儿镜检查是在超声定位后用很细的光学纤维内镜经母体腹壁穿刺,经子宫壁进入羊膜腔,观察胎儿外貌,是产前诊断最直接有效的技术。 7月4日,重医一院产科副主任漆洪波、李俊男主治医师和黄帅医师共同为王某进行胎儿镜下白化病检查,手术难度较大(胎盘位于前壁,且胎儿为臀先露仰卧位),在准确超声定位避开胎盘后,躲过肢体以及胎盘终于顺利查看到胎儿头部毛发,胎儿镜下显示胎儿的头发是黑色。术后检查后胎儿一切正常,两天后王某顺利出院。 据悉,借助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医一院产科购置了胎儿医学治疗设备,并进行胎儿医学人才培养。目前,产科已成功开展了产时胎儿外科手术、胎儿镜下胎盘吻合血管电凝术、射频消融选择性减胎术(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例)等,此次手术是重医一院产科首次用胎儿镜检查白化病,体现了该科在西南地区胎儿宫内诊断技术以及胎儿宫内治疗水平的领先地位。胎儿镜除用于胎盘吻合血管电凝术、白化病检查等外,还可进行皮肤活检、外生殖器畸形检查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出血有什么危险
邵自强
回答: 脑出血的危险主要有脑组织损伤、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继发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通常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脑组织损伤 脑出血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受压和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元坏死和脑水肿。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形成脑疝,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需及时降低颅内压,常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 2、神经功能障碍 脑出血部位不同可引发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基底节区出血常导致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脑干出血可能引起瞳孔异常、呼吸循环衰竭;小脑出血多表现为共济失调、眩晕。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可使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 3、颅内压增高 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和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可能引发库欣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减慢。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形成,危及生命。治疗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常用降颅压药物包括甘露醇、高渗盐水等。 4、继发感染 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意识障碍者可能出现误吸性肺炎。需加强翻身拍背、气道管理,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生素。同时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5、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脑出血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需密切监测各器官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生命支持治疗。可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脑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控制钠盐摄入。康复期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和他汀类药物。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