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独立完成首例经皮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

时间:2014-06-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周主任,向主任,我们这里有一个男性患者,胸痛1小时,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正在来你们医院的路上。”随着这个急促的电话,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知道,一个急危重症病人即将送到科室。科室随即做好了急救准备:床位、心电监护仪、氧气通道、心电图机、必要时口服的药物,心脏介入手术室也做好了应急等待……

  11:10分,患者送到心血管内科。男性患者,46岁,一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不能忍受,前胸及后背部剧痛,含服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后症状不能缓解,常规心电图检查胸前导联T波高尖,抽血生化检查,建立静脉通道。周音频、宁琳、向立权几位医师检查患者后,初步考虑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不充分,主动脉血管夹层不排除。当机立断,行血管造影检查。

  12:20分,患者送入心血管内科导管室检查,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未见狭窄,排除了急性心肌梗死。行主动脉血管造影可见主动脉腔外血管显影,考虑诊断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位置,明确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DeBakey III型),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70%。一旦血管外膜破裂,任何治疗措施都无济于事。怎么办?紧急外科行血管置换手术,我院心外科暂无手术经验,立刻转院重庆治疗,途中安全无法保证,时间不待,患者命悬一线,一个年轻的生命可能很快消失,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轻易放弃?周主任、宁主任、向主任再次仔细研究造影图像,结合近几年来心血管内科开展的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经验,当机立断,行急诊内科介入手术。向患者家属沟通病情、手术风险、转院不转院利弊,紧急调拨手术器材,配备术中可能用到的药品,请麻醉科急会诊。一切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16:00,患者再次送入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室。在麻醉科薛昀主任的麻醉下,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稳定,血压控制适宜,血管穿刺成功,心血管内科和麻醉科几位主任手术台上完美配合,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决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一枚覆膜支架置入患者主动脉内,造影显示无血管外显影,主动脉夹层破口封堵成功。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生命体征稳定。此刻,大家紧张的心情顿时得到了放松,脱下铅衣,如释重负,汗水早已湿透了手术衣。

  这种为了病人生命,科学的态度、决不放弃的精神,展示了白衣天使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冒着风险成功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这是白衣天使的荣耀!

  独立完成急性主动脉夹层(DeBakey III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迄今为止,我院心血管内科是渝东南地区医疗机构通过血管介入途径完成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的第一例,表示着心血管内科在独立完成外周大血管支架植入术中又迈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共用电动剃须刀会传染艾滋病吗
聂小娟
回答: 共用电动剃须刀一般不会传染艾滋病,但若存在破损皮肤接触病毒污染的血液,存在极低概率的传播风险。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且对消毒剂敏感。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环境中的存活能力较弱,离开宿主后通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失去活性。电动剃须刀表面若未沾染新鲜血液,病毒难以通过干燥的刀片或外壳传播。日常使用中,剃须刀接触的多为表皮角质层,完整皮肤能有效阻隔病毒侵入。即使刀头残留微量血液,病毒载量也远低于感染阈值,且暴露于空气后病毒迅速失活。 当双方皮肤同时存在开放性伤口且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时,理论上有微量传播可能。这种情况需满足三个条件:剃须刀上存在艾滋病感染者未干涸血液,使用者在短时间内接触该血液,接触部位存在活动性出血伤口。实际生活中这种多重条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极低,规范的清洁消毒可进一步降低风险。 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护理工具,使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消毒刀头。若发生高危暴露行为,如被明确污染的剃须刀划伤出血,应在72小时内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评估。日常预防艾滋病更应关注安全性行为、规范医疗操作等主要传播途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