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西院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圆满结束

时间:2014-08-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8月21日下午,由朝阳医院西院药事办主办的第二期“201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暨2014年朝阳医院西院抗菌药处方权培训”在门诊楼四层新报告厅成功举行。

  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来自我院临床科室及全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包括一级医院、社区机构、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执业医师以及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药师,参加两次培训的人员共计七百余名。

  此次规范化培训,谷清主任首先从政策的角度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了讲解,对如何上报的抗菌药物的监控数据及上报的指标的控制进行了解读;重点对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容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 ,特别重点强调了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给药方法、给药剂量、给药持续时间、给药间隔。

  此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提高了我院药事工作在石景山地区的影响力,也加强了医药工作者对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化使用的认识,对进一步的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