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医院一脚“踩”出房颤治疗国际水准
时间:2011-07-15 17:47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1-07-15 17:47 作者:复禾健康
轻轻的踩一脚踏板,就能够立刻构建一个三维立体的心腔形状,再以这个图像为参照,操作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做出心腔内准确清晰的射频消融手术立体“路线图”,此举,操作方便快捷,减少了治疗死角,提高了心律失常手术的精确度。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创造性的把国际上最先进的可进行三维成像的Philips血管造影机和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通过高度集成的仪器吊舱结合在一起,建成国内首家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电生理专用导管室。 在7月9日举行的该导管室开机仪式上,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新春告诉记者,过去,房颤患者做射频消融手术时,要先花费1500元,做一个心腔三维立体CT,院方把这个图像储存起来,等到手术时,再拿这个“彼时彼刻”做出的图像为参照,用来校正电解剖标测系统做出的手术用三维图。而在电生理专用导管室,能够实现实时心腔三维立体图像制作,用“此时此刻”的心腔形状来指导治疗图像的制作,其准确率无疑大大提高了。很多过去的治疗死角迎刃而解,并为患者省去了手术前花费的那1500元三维立体CT的费用。 房颤患者的心脏发病时,从每分钟60到100次的规律跳动,像脱缰的野马般狂奔到每分钟200多下。心脏的主人心慌气短、头晕乏力、摇摇欲坠并且极度恐惧。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一千万人遭受着房颤的折磨,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里,房颤患者达到10%。 “现在通过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就好比给脱缰的心脏安了笼头,”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刘兴鹏说,“通常经过1~2次手术,可以使房颤的根治率最高达到90%。” 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对这一技术精益求精,创造性的把实时CT技术结合进来,实现了房颤手术的一次技术和质量的飞跃。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
第 68 名
第 17 名
第 4 名
第 2 名
第 5 名